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此制度的实行,使中国的国家形态逐步脱离‘(夏商周)古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转向单一的中央集权模式。”材料中的“此制度”(  )
A.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
B.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各项工作
C.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D.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2016-12-13更新 | 1398次组卷 | 5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秦朝郡县制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得世袭
2021-01-07更新 | 300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6-2017年青海省平安县高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2018-01-24更新 | 599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15-2016学年青海西宁十四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郡县”和“封建”之间的最大区别是
A.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B.按地域划分的行政制度
C.郡守县令官位世袭D.维护了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这主要在于郡县制(   
A.比分封制更为优越B.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有广泛地实施基础D.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秦朝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最基本的措施是
A.建立皇帝制度B.实行三公九卿制
C.修筑万里长城D.全面推行郡县制
2020-10-28更新 | 213次组卷 | 2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6-11-27更新 | 1344次组卷 | 2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
2016-11-18更新 | 1299次组卷 | 3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每个郡设郡守(文官,负责行政)、郡尉(武将,负责军事与治安)和监御史(显然直接充当皇帝在郡一级的代表)。这样做是为了
A.使地方权力分化且相互牵制,便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使更多拥有军功的将领可以参与国家治理
C.让更多传统贵族拥有分享政治权利的机会
D.将中央官僚系统模式推广至全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