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
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
2022-11-26更新 | 1299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2022-09-24更新 | 937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博文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现代化”的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A.从“人治”到“法治”B.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C.国家管理渐趋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依照秦制,在县令之下,由守丞负责县廷日常工作的程序和文书吏的调配,出土的里耶秦简就大量记载了相应情节。这
A.优化了地方治理B.降低了行政效率C.冲击了中央集权D.扩大了统治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秦朝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文书传递系统,以保证政令通达。这一措施
A.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D.建立起完备的行政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秦朝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叙述出处
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史记》
强秦罢去诸侯,而独自恃《桓子新论》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汉书》
A.秦王嬴政开创了郡县制度B.秦始皇对待属下刻薄寡恩
C.秦废分封有利于中央集权D.秦统一天下后废除了分封
7 . 明末清初江南大儒陆世仪指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顾炎武则,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这说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弊端
A.主要在官员任期方面B.在于没有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影响中央集权的发挥D.使地方政府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将岭南以南的桂阳县划归长沙郡,同时将岭南以北的镡城划归岭南的象郡。秦如此划分的目的是
A.加强对岭南地区的控制B.推动岭南地区经济开发
C.便利地方政府施政管理D.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2021-06-08更新 | 2038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政治制度更为公平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D.产生了近代朴素的民主意识
2021-06-06更新 | 2366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春秋战国时兼并日趋剧烈。楚、晋、秦三国已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与卿大夫的采邑不相同了。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所以其长官称“守”,即镇守者。上述材料说明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普遍建立郡县制
B.郡县制源于诸侯加强对地方军政控制
C.郡县长官掌握国家的军事权力
D.大多诸侯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2021-04-21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考后强化历史试题(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