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等

材料二   对历史上行政区进行政治地理视角的研究,主要总结了三条规律:一是政区层级在三层到两层之间反复;二是政区边界划分有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两大原则;三是政区幅员经过由大到小,又由小到大的波动。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三条规律”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逸周书·作雒》中有周公因“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这一变化表明(     
A.郡县管理职能发生了变更B.君主专制理念的有效落实
C.郡县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D.地方治理体系的因时制宜
3 . 学者葛剑雄认为,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行政中心有严格的统治,但对边远地区统治松散,所以先秦时期不存在确定的疆域边界,只有到了秦朝,才有了真正明确的疆界。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秦朝(     
A.重新完成国家统一B.政治制度的变革
C.修筑了长城与驰道D.以秦律治理地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2022-09-24更新 | 937次组卷 | 3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秦将岭南以南的桂阳县划归长沙郡,同时将岭南以北的镡城划归岭南的象郡。秦如此划分的目的是
A.加强对岭南地区的控制B.推动岭南地区经济开发
C.便利地方政府施政管理D.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2021-06-08更新 | 2038次组卷 | 1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政治制度更为公平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D.产生了近代朴素的民主意识
2021-06-06更新 | 2366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秦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中,县、乡一级的正式官员是县令和乡啬夫。但《里耶秦简》中却记载秦统一后在东方六国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乡守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这说明秦朝
A.地方官员权力被削弱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尊重东方六国的传统D.官僚制度尚不完善
2021-05-14更新 | 1098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效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D.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016-12-12更新 | 69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2016年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一上10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