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2-10-19更新 | 51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2秦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反映汉因循而不革”的秦汉机构职能相应的选项是
A.典客-大司农B.监御史-刺史C.太尉-廷尉D.执金吾-京兆尹
2021-09-2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章秦汉
3 . 从商鞅到李斯,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名动天下,对秦统一全国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于子孙。这从侧面说明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是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B.克服了来自内外的挑战
C.较早建立了官僚制D.得到了天下名士的拥护
2021-06-17更新 | 358次组卷 | 1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2君主专制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的重要方式。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廷议;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该制度
A.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B.体现出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C.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制约D.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征
2021-05-10更新 | 141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丞相与九卿的行政机构和隶属关系明确,形似现代国家的政府总理与下属各部部长。据此可知,秦朝
A.构建了完善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B.中央机构设置对后世影响深远
C.中央行政机构设置水平领先世界D.中央政府行政机构具有合理性
6 .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了秦汉时期某一中央官职职能的演变:“秦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车府、路岭、骑马、骏马四令丞。”据此判断,这一中央官职最有可能是
A.太仆B.将作少府C.典客D.司隶校尉
2021-03-06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210719-001【2021】【高三下】
7 . 秦朝的九卿有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宫廷警卫的郎中令,宫门屯卫的卫尉,掌御用车马的太仆,掌刑法的廷尉和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生活供应的少府等。这表明秦朝
A.皇帝制度最终确立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具有家国一体观念D.形成分层管理的中央体系
8 .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有学者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也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下列制度中最能制约皇权的是
A.秦汉的宰相制B.古代的监察体制
C.九品中正制D.明清的内阁制
9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秦和汉初的朝议制度
A.蕴含制约君权的有利因素B.体现了政治决策的复杂多变
C.扩大了相权造成皇权旁落D.实现了监督皇权和君臣共治
10 . “秦兼天下,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这表明秦朝
A.政治管理体系严密B.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C.地方割据隐患消除D.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