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汉代是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当时的儒家思想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阳尊阴卑”的阴阳家思想,也出现了儒家的道德准则不断制度化、法律化的趋势。以上观点说明了当时
A.道家“无为”思想占据主流地位B.西汉初期变更秦代治国理念
C.西汉时期学术思想的多元化D.儒学在汉代“霸王道杂之”
2021-02-0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根据《汉书》记载,张汤、桑弘羊等法家人物也受到重用。这体现了汉朝
A.思想统一不足以巩固政权B.儒家思想在实践中名存实亡
C.兼采百家之长的治国理念D.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武帝时期,皇帝下令让太常“对策”儒生,公孙弘在百余人中等次被排到最后,但汉武帝欣赏他的文章,把他列为第一。儒生公孙弘后来被任命为丞相。这说明当时
A.科举与儒学实现结合B.儒生把持了中央政权
C.儒家背离了先秦传统D.儒学人才受到了重视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自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创立者和董仲舒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2021-01-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按儒术行事的丞相卫绾上奏反对窦太后所为。窦太后知道后大怒,当面斥责武帝。武帝被逼无奈只好把卫绾投入监牢,卫绾被迫自杀。这说明
A.儒土深受统治阶层赏识B.黄老思想统治地位丧失
C.儒学官学地位尚未确立D.独尊儒术举措注定失败
6 . 先秦时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仁”和“礼”,汉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孝”,并有“汉以孝治天下”之说。据此推断,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B.汉代借助伦理秩序巩固统治
C.汉武帝采取诸多尊儒措施D.察举制取代了军功授爵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代统治者通过蒙学读物教化、灌输儒家礼制观念,逐渐渗透到包括衣、食、住、行、诞育、婚姻、养老、丧葬、信仰、节庆等社会各个层面,而这些儒家礼制观念又以自己的形式继承以往的意识、舆论和行为,年长月久,约定俗成,代代相传,习以为常。该材料主要强调了汉代儒学的
A.官方化B.制度化C.体系化D.世俗化
8 . 学术思想自由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灵魂,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常常发生扼制思想自由的事件。下列事件中扼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有
①“焚书坑儒”②设立太学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明清科举考八股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12-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中国古代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建构的阶段,即“儒学社会”的阶段。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A.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