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史记·叔孙通传》记载,汉五年,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上曰:“可试为之。”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据此可知,叔孙通
A.促成了郡国并行制的实行B.意在加强皇帝的权威
C.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D.重建西周的礼乐制度
2022-05-08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刘邦意在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022-03-24更新 | 116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汉初文献将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区域的人称为“汉民”。其他诸侯国人则称“吴人”“楚人”“齐人”等。这一不同称谓
A.有利于探察汉初的国家结构B.表明王国力量严重威胁中央
C.说明国家统一观念尚未出现D.反映了疆域规模的扩大
2022-03-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了《淮南子》一书,认为孔子的仁义之术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治本之道,同时又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这
A.符合了汉初的治国理念B.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
C.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D.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5 . 阅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2022-03-16更新 | 489次组卷 | 4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初年朝廷实行郡国并行制,在王朝的西半部设立郡县,由朝廷任命郡县长官,“奉汉法以治”;而在王朝的东半部分封诸侯王,允许各王国在一定程度上从俗而治。这些举措
A.体现出汉承秦制的突出特征B.说明治国理政注重因地制宜
C.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理模式
7 . 汉高祖刘邦除秦苛法,实行“约法三章”,减轻田租。文帝时多次下诏降低“田租”或“租税”。以后田租三十税一成为两汉田租率的定制。这些举措
A.加剧了地方豪强势力膨胀B.贯彻了道家的仁政思想
C.有利于稳定汉朝统治秩序D.说明政府开支日益减少
8 . 汉惠帝时期(前195年~前188年),西汉政府“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放手私人经营冶铁、煮盐等工商业,甚至允许自由铸造货币。这体现的国家治理思想是
A.黄老无为B.独尊儒术C.依法治国D.崇文抑武
9 . 刘邦建立汉朝,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但另一方面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刘邦为“尊重东方社会之俗”而推行了
A.郡国并行制B.察举征召制C.中外朝制D.土司制度
2022-01-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惠帝、吕后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夷三族罪等苛法;征发徭役注意期限,尽量在农闲时进行。这反映了汉初
A.基本废止秦朝政制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法家思想开始消亡D.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