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传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秦代B.汉代
C.唐代D.宋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这种现象最早是在
A.春秋战国B.唐朝
C.隋朝D.汉朝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三 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俗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近来年,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
——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三,概括儒学对韩国和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的一种进步思想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的需要
C.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主要内容D.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B.促进中国古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C.儒家之士成为中国 文化舞台上的主角D.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