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文帝十二年三月诏令:“除关,无用传”,即诸侯国人到汉郡,汉郡之人到诸国,可自由通行而不需要用通符。这就消弭了诸侯国人和汉民的法律身份差异,也意味着物资和人员在这两大区域之间可自由流通了。汉文帝的这一措施(     
A.使地方诸侯国和郡在法律地位上平等B.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强化天下统一的身份认同观念D.突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汉初藩封的历史变迁图。这一变迁(     

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
C.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D.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2024-03-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文景时期每个成年人每年要缴纳500钱左右的算钱,一个五口之家如果按四个成年人纳算,那么一年所缴纳的算钱为2000钱左右。若以当时谷物价钱每石50算钱,百亩收获不过百石的小农之家,年收入大约5000钱。这表明,西汉初年(     
A.轻徭薄赋以恢复发展生产B.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得以提升
C.简化赋税征收程序以便民D.人头税加重了民众生活负担
2024-03-03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19-20高一下·湖南娄底·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     
出处记述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汉书·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项,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费。
A.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B.土地兼并影响国家的财政
C.封建小农经济持续衰退D.封建土地买卖趋向合法
2023-11-14更新 | 325次组卷 | 5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勇力崇拜与“士”阶层道德属性相结合,形成了“勇士”“壮士”等对英雄的称谓;刘邦在《大风歌》中提出了效命忠顺的“猛士”英雄形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人才需求文武兼备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英雄观念根深蒂固D.社会政治发生变动
2023-11-11更新 | 503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据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沛公(刘邦)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现实中郦食其、陆贾等儒生均获得了刘邦的尊重并受到重用,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刘邦性情洒脱但喜怒无常B.沛公务实且知人善任
C.汉初治国理念变化的产物D.《史记》主观色彩浓重
2023-07-1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记述出处
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前汉书》卷14
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后汉书·百官志》
A.《史记》因是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B.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D.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并一海内,在全境推行郡县制,并在县以下普遍建立起乡里制度。汉承秦制,三国又承汉制,从走马楼吴简揭示的孙吴长沙郡临湘侯国(县级)的治理情况看,乡稳定地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承担力役征派、赋税交纳、户籍编制等职能。《汉书·百官公卿表》记“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东观书》记“(东汉)永兴元年,乡三千六百八十二”,两汉时平均每县辖34乡。三国时期,临湘是长沙郡首县,郡仓、监狱等高级别机构皆设于此,潘濬军府也驻扎在附近。当代史家根据出土文物推断孙吴临湘侯国辖12乡,后史家综合利用长沙出土汉吴简牍、六朝石刻等地方档案,以及长沙城考古成果,判断三国孙吴黄武至嘉禾年间临湘侯国共辖平乡、广成乡等11乡更符合历史真相。

——摘编自徐畅《三国孙吴临湘侯国辖乡的数量与名称再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湘阴侯国行政规划上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构成东吴湘阴侯国(县级)行政特点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代政府很重视农神祭拜,祭拜对象包括神农炎帝、后稷、土地神、蚕神、谷神、雨师和风伯等。朝廷也在各地广立社稷和灵星祠,以官方规制的祭祀形式,对民间神灵信仰内容和祭祀形式予以规范和指导。汉代政府旨在(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B.强化民间以农为本意识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借助农神恢复农业生产
2022-07-03更新 | 362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写道:“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由此推知,萧何此举旨在
A.促使儒家思想成为汉朝正统思想B.为西汉王朝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
C.引导统治阶级重视法家思想典籍D.实现了汉朝对地方政府有效控制
2022-05-2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