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汉初,儒生陆贾曾提醒高祖刘邦:“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他主张“行仁义,法先王”,以儒术治国。其所进献的《新语》十二篇深得皇帝称许。这表明汉初(     
A.秦朝治国理念被摒弃B.统治者重视教化的作用
C.无为而治思想受推崇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 . 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由此可见当时
A.先秦典籍来路不明B.重视文化重建工作
C.四书五经受到重视D.黄老之学不合时宜
4 .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③重视发展农业   ④以德化民   ⑤焚书坑儒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律规定,“敢有挟书者族”,即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秦朝统治者颁布“挟书律”以及“焚书令”,反映了对哪一学派思想的欣赏与实践?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6 . 《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令“举民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同“率”)众为善,置以为三老(古代掌教化的乡官)”,这一举措表明
A.注重推行道德教化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官府建立福利机制D.统治思想转向无为
7 . 在断代史研究中,史学家吕思勉曾设“外戚功臣相诛”“休养生息之治”“封建制度变迁”三节来论述古代某一时期的政治。其研究的时期最有可能是
A.西汉B.春秋战国C.西周D.东汉
9 .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     
A.正确评价了百家争鸣的影响
B.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后果
C.批判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D.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