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西汉初年,汉高祖授权儒生叔孙通制定礼仪以凸显君王威仪,鲁地两名儒生冷言道:“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公去矣,无污我”。据此可知,这两名儒生(     
A.反对礼乐治国的方针B.秉持外儒内道的观念
C.鄙视谄媚权贵的行为D.无视秦亡汉兴的时局
2023-02-11更新 | 61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等3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汉初期的黄老思想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在批判法家严刑苛法时又重视法的作用,并吸收先秦儒家思想而强调礼或德。据此可知,黄老思想
A.指导汉初治国理政B.否定秦朝治国理念
C.着力恢复发展经济D.呈现思想融合趋势
2022-04-10更新 | 51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汉初,刘邦把庶长子刘肥封为齐王,让曹参出任齐相。曹参以"黄老术"治齐,结果"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曹参的做法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B.沿袭了秦朝的统治政策
C.树立了黄老之学的独尊地位D.强化了中央对齐地控制
2022-01-19更新 | 391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则尊崇儒学,两者的根本着眼点都在于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022-01-12更新 | 241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1-10-19更新 | 820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新干二中高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初黄老之学继承了先秦道家宽大、自然、清静无为、以柔克刚等理论,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学派经常探讨的仁义、道德、贤能、知识等概念。影响其思想内涵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环境的变迁B.统治阶层的态度
C.生产力发展水平D.思想自身的演变
9 . 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当战国时代,百家并起,而秦是用商鞅而强国,用李斯而得天下的。汉初,最急切的要求,便是休养生息,黄老清静无为之学,当然要重见于时。”该论述意在说明
A.秦国利用法家思想统一天下B.汉代利用黄老之学恢复经济
C.儒家思想不能适应时代需要D.治国方略应与国情有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文化政策带有很大的逆反心理和明显的报复心理。早在秦统一之前,秦人就备受歧视,秦文化不为六国文化所容;秦统一后,六国旧贵族和诸多儒生仍然蔑视秦国文明,诽议秦政,甚至在朝廷公开毁议秦政。骄傲的秦国,趾高气扬的秦始皇,被激怒了,他们再也不能忍受这种屈辱,不能容忍任意诽谤朝政。更不能纵容儒生们继续反秦。这是秦实行文化征服、兼并政策的导火索,也是秦文化统一政策的一个根源。根植在秦始皇内心深处的暴烈、刚愎、功利等特性被诱发,秦文化政策的失误也就暴露出来了。

——胡明焕《秦亡新论》


评材料中关于秦文化政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