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通典》记载:“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这体现了汉代(     
A.董仲舒以礼制教化民众B.儒家思想融入法律法规
C.司法实践广泛援引秦律D.儒家学者促进法律发展
2023-11-12更新 | 636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东汉史学家班彪作《史记后传》百余篇,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但批评司马迁不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B.班彪仿《史记》撰写《汉书》
C.汉代史书的撰写受到政府鼓励D.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史学写作
2023-11-12更新 | 225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考古发现,在山东出土的西汉前期铁范上仅标注了显然属于姓氏的“李”“汜”“山”等文字标识;而出土的西汉中后期铁范上多刻有以郡名为首的"山阳二""钜野二"等铭文。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民营冶铁业发展迅速B.国家放松了经济管制
C.工商业政策发生调整D.冶铁业生产的区域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代太学创立之初即“设科射策”,对学生每年考试一次,考试合格的按成绩的高低除授不同的官职。“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据此可知,西汉太学(       
A.生员出仕需经过严格的考试B.是西汉官员选拔的唯一来源
C.以分科目为主要考试形式D.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
6 .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人社会地位低下B.民间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抑商政策与社会发展背离D.抑商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
2023-06-08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汶口发掘的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十四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却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

——《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山西省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出土了春秋后期的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子上有鼻环。

材料三 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引起学术文化发生巨大变动,官学衰败,民间私学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司马谈评价各学派时提道:“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在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各家学说各有侧重,有侧重于道德政治学说的,如儒家、墨家;有侧重于政治、军事之实事的,如法家、纵横家;有侧重于明辩逻辑的,如名家;道家主张“无为”,但其中心要义也还是“为治”。即使是哲学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也都是固绕着“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心。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四 汉初盛行的黄老之学来自民间,以道家思想为主,整合了阴阳、儒、法等各家,但它只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思潮,没有被官方确立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术形态。到汉武帝继位后,在董仲舒等儒家信徒的辅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初步确立了儒家官学的地位,同时也奠定了其后几千年儒家学说独尊的地位。当然被独尊的儒学,并不仅仅是先秦儒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融合先秦诸子学说的基础上,顺应现实而做出的思想重大发展。

——摘编自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后期社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会给土地制度带来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的背景。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学术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8 . 西汉初年,游侠“驰骛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西汉中期以后,游侠“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之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
C.国家治国理念的根本改变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9 . 汉初,刘邦“惩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诸侯王,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汉武帝时,在“推恩令”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13州,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这一变化反映出(     )
A.诸侯王国势力的削弱B.中央集权力量的加强
C.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D.监察制度体系的完善
10 . 下图所示为1959年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东汉合葬墓中的“司禾府印”,它是一枚汉代西域屯田官员印。“司禾府印”可以用来印证(     
A.汉代西域农业发展情况B.汉代对西域的民族政策
C.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汉代对西域的管理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