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疫病多少和流行时间长短与国家作为息息相关。有学者统计了两汉时期有历史记载的疾疫情况,发现西汉和新莽朝历时231年,有疾疫17次,平均13.59年一次;东汉历时195年,有疾疫34次,平均5.9年一次。这一变化说明东汉(     
A.气候变化灾害频发B.朝廷控制能力有所削弱
C.医疗技术出现倒退D.天人感应思想不受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初年,刘秀多次下诏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前后七次释放奴婢,不断地重申“卖人法”、“略人法”等禁令。上述措施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
2021-11-07更新 | 1086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如图为东汉画像砖戏虎图,据记载,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的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百兽驯服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据此可知,此类画像砖(     
A.证实了汉代国家统一安定B.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D.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司马迁著《史记》,撰《项羽本纪》《陈涉世家》,而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则将二人编入列传,并直呼其名为《陈胜项籍传》;《史记》未给汉惠帝立纪,而是附在《吕后本纪》中,《汉书》则以帝王为中心,一帝一纪。这些变化反映了(     
A.大一统局面的巩固B.外戚宦官当政的现实
C.著史规范逐渐形成D.儒学正统观念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东汉后期,太子幼年即位,由太后临朝,但又不便接触大臣,因而重用娘家父兄协理政事,外戚自恃亲贵,无视幼主,朝中大臣均仰承其鼻息行事,及至皇帝成年,就重用心腹宦官,除掉外戚。东汉外戚擅权的根源是(     
A.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B.儒家伦理道德成为正统
C.皇帝权力的进一步强化D.宦官掌权威胁外戚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桓帝时,出身望族的李膺因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被太学生敬为“天下楷模”。灵帝时,面对宦官搜捕的“党人”,好多百姓“破家相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反宦官专权斗争(     
A.推动了“清议”之风的兴起B.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D.反映了皇权的衰落
2022-09-09更新 | 915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2019-01-30更新 | 2665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浙江卷)
8 . 汉武帝规定“食禄之家不得治产,兼取小民之利”,在“商者不农”上没有做过多的限制;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接受桓谭关于“禁民二业”(禁止一人兼营两种行业)的建议,基本目的在于“举本业而抑末利”。这种变化(     
A.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B.逐渐突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
C.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变迁D.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糖、种的综合农耕场面。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土地兼并问题的长期存在B.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
C.不同阶层间矛盾的尖锐化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西汉武帝时期修筑的居延边塞烽燧防御设施,到东汉中后期,逐渐失去其功能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缘于(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B.刺史制度的实施
C.地方治理政策改变D.地方豪强的崛起
2024-01-23更新 | 37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