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曹操在其诗作《薤露行》中描述道,汉灵帝(168—189年在位)之后,“(朝廷)所任诚不良”,“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百姓)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曹操的这些诗句(     
A.揭露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动荡B.体现其匡扶汉室的远大抱负
C.蕴含对封建制度的强烈控诉D.表明其立志拯救民众于水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 ,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 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 ; 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可用于研究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2024-03-17更新 | 97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东汉末期的朝政现象示意图。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B.政权更迭政治动荡
C.制度混乱导致权力失衡D.封建君主专制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9次组卷 | 9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后汉书·循吏列传》载,光武帝时“广求民瘼(疾苦),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亦或“吏事刻深,亟以谣言单辞,转易守长(郡守等地方长官)”。这主要体现了(       
A.汉乐府诗的现实主义基调B.史家修史素材的日渐丰富
C.民间舆论对政治的影响力D.地方豪强势力的急剧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后期,太学生联合世族官员结为“部党”,借助儒家伦理大肆营造舆论,开展反对宦官擅权的政治斗争,时称“党人清议”,最终遭到镇压。东汉时期的清议运动(     
A.塑造了清正的舆论环境B.折射出政坛的黑暗腐朽
C.客观上使外戚势力崛起D.凸显了儒学的教化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同学根据东汉中后期政局变化画了一幅示意图(如图)。图中A、B两处应为(       
A.与民休息     尊崇儒术B.王莽改制     农民起义
C.光武中兴     党锢之祸D.外戚专权     宦官得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初期,许多农民成为豪强地主的部曲、佃客,以致国家的户口册在姓名、年龄与数量等方面都不真实。为此光武帝命各郡县实施“案比”“聚人田中”,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光武帝此举(     
A.瓦解了豪强地主的势力B.提高了均田授田的准确性
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利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桓帝时,出身望族的李膺因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被太学生敬为“天下楷模”。灵帝时,面对宦官搜捕的“党人”,好多百姓“破家相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反宦官专权斗争(     
A.推动了“清议”之风的兴起B.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D.反映了皇权的衰落
2022-09-09更新 | 918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图1、图2所示均为河北安平汉墓壁画中的部分关于当地庄园生活的修复图案,其恢宏的场面和宏大的规模印证了《史记》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这类庄园的兴起(     
A.缓解了社会的贫富分化B.得益于政府的重农政策
C.侵蚀了皇权专制的根基D.挤压了商人的利润空间
2022-08-25更新 | 267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