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如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B.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2023-10-01更新 | 228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推广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小冰河期气温大幅度变冷D.西汉积极开拓疆域
2022-12-04更新 | 689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某学者认为,“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设监御史纠察朝廷百官B.东汉初年三公权力日益强化
C.汉武帝时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D.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
2023-09-24更新 | 529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载:“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罗马史家感叹“人民开化文明⋯⋯丝为大宗贸易,远贩至罗马也”。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汉代(     
A.政府强化对西域的管理B.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C.边疆民族内迁趋势加强D.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秦汉时期,虽然国家政权能够动用强大的国家机器推行社会治理,但在学术上寻求专制王权合法性的努力一直在进行着,直至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将皇权的合法性追溯到无所不能的“上天”那里。董仲舒的这一理念(     
A.体现了儒学的思辨色彩B.指导了国家的有效治理
C.拓展了法律的实践范围D.迎合了君权强化的趋势
2023-05-02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战国后期,秦国逐渐代替齐国成为学术中心。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吸收了诸子各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新的思想体系,以如何治理天下为核心,以“法天地”思想为根本,揆天(揣度天道)、验地、审人,为秦帝国提供了一整套治国方略。据此推知,《吕氏春秋》的编纂
①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以“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为基础
③适应了统一趋势加强的需要④使三教合流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3-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8 . 据下表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汉代
地名时间原文出处
全国武帝—元帝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汉书·贡禹传》
全国宣帝时贫人不及,故不举子《汉书·王吉传》
零陵郡汉末产子一岁,辄出口钱。民多不举子《水经注·湘水》
长沙郡东汉人多以乏衣食,产乳不举《谢承后汉书·宋度传》
新息县桓帝时小民困贫,多不养子《后汉书·贾彪传》
邵陵县东汉末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三国志·魏书·郑浑传》

A.人口数呈下降趋势B.家庭经济生存压力过大
C.男女性别严重失衡D.国家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2021-01-2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秦汉时期,谶纬神学(一种宗教神学色彩的理论)一度流行。在董仲舒看来,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与社会政治有关,所谓“王者将兴,必有符谶”。董仲舒的这一思想
A.有助于儒学走上正统地位
B.论证了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C.决定了后世儒学的发展趋势
D.背离孔孟学说为士儒所不齿
10 . 图1是汉初政治地理结构示意图,呈现“坐西面东”的结构。图2是汉武帝元封年间的政治地理示意图,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朝(     

A.中央集权的加强B.边患问题的解决
C.政治中心的东移D.治国思想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