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3 道试题
1 . 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开通大运河B.中央派文臣任知州
C.颁布“推恩令”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2 . 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股富”。这可以用来说明(     
A.河西地区的民族交融明显发展B.丝绸之路见证了不同文明的激烈碰撞
C.经贸活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D.丝绸之路保障了河西地区的和平稳定
2023-07-18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古代皇帝集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     
A.前者B.两者兼有C.后者D.两者皆无
2023-07-15更新 | 36次组卷 | 4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汉武帝即位后,国家财政从“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转而陷入“赋税既竭,不思以奉战士”的窘境。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币制改革减少货币发行量B.盐铁官营加重百姓的负担
C.政府实施主动的边疆政策D.工商业发展受到政府限制
5 . 汉武帝选拔的内朝班底主要由三类人才组成:皇帝心腹近臣、幕僚能人志士以及原少府官员。这些人或是出身低微且有真才实干的文臣武将,或是本就在朝为官的底层官员。由此可见,汉武帝组建内朝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集权统治
C.削弱宰相权力D.优化官僚结构
6 . 下表反映了西汉不同类型列侯的数目变化。据表中信息可知
时期异姓功臣侯异族归义侯

高祖六年-高祖十二年

131/

惠帝元年-景帝中元五年

477

景帝中元六年一武帝太初四年

4140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B.中央行政制度发生了调整
C.南匈奴内迁数量不断增加D.异姓诸侯王势力逐渐壮大
7 . 汉兴之初,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023-06-17更新 | 590次组卷 | 14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8 . 汉朝所称“西域”,原来主要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汉中期以后,“西域”的概念逐渐扩大,今中亚及以西地区皆称“西域”。这反映了(     
A.西汉王朝的开疆拓土B.和亲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9 . 两汉时期至少有29名地方官员因为造福一方,死后被当地民众立祠祭祀,但只有兴学举贤的蜀郡太守文翁、为官清廉的南阳太守召信臣、主动归附汉光武的益州太守文齐、弃恶从善的洛阳令王涣4人得到朝廷昭告纳入官方祭祀体系。这表明(     
A.中央强化文化的大一统B.南方文化社会影响力上升
C.主流思想强调关注现实D.民众观感是上计制度基础
2023-06-02更新 | 1173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设立一官职,其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监察他们是否存在着不奉诏书、不恤疑狱、选署不平等行为。由此可知,该官职的设立(     
A.开始形成新的中朝制度体系B.成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C.与宰相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D.有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