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83 道试题
1 . 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A.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B.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C.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D.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
2022-09-07更新 | 1631次组卷 | 3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代儒学家对宗法制度进行了再解释:天子,诸侯的继统属于君统,卿大夫、士的继统属于宗统;宗法制度只是卿大夫、士的继统法,与天子、诸侯无关。因此有“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的说法。这反映出汉代
A.宗法制度得到严格承袭B.政治伦理逐渐弱化
C.儒家思想确立独尊地位D.君主专制程度加深
2022-06-14更新 | 1669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汉书·张骞传》记载,元狩四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武帝批准带“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永元)六年,班超复击破焉耆,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由此可知,两汉时
A.政府保证丝路畅通B.外贸以西北丝路为主
C.政府推动丝路交流D.中外经贸往来频繁
2022-04-15更新 | 89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山东专版)
4 .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后期颁布《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这表明,武帝后期(     
A.酷吏治国效能减退B.皇帝权威遭受冲击
C.土地兼并激化矛盾D.官员腐败效率低下
2023-05-05更新 | 77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西汉立国之初,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公元前144年, 汉景帝颁行《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这一转变(     
A.反映国家指导思想发生转变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迅速膨胀
C.推动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改变D.有利于铸币权逐步收归中央
6 . “周公辅成王”是著名的历史典故。山东嘉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很多呈现周公为成王行冠礼继王位,大臣们跪伏于地或俯身恭立,以彰显成王尊严(如图所示)。这反映出,汉代(     
A.崇尚周代礼乐制度B.山东仍实行分封制度
C.君臣伦理观念强化D.专制君主的权威下降
7 . 下表为西汉时期引进作物统计表。据此推知,西汉(     
作物名称类别原产地
胡瓜蔬菜印度西北部
胡豆蔬菜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
胡蒜蔬菜欧洲南部和中亚
胡萎蔬菜地中海沿岸、中亚
石榴水果伊朗、阿富汗地区
葡萄水果欧洲、西亚和北非
A.注重海上丝绸之路交流B.社会风俗出现显著变化
C.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密切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2023-04-28更新 | 751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董仲舒在《王道通三》中指出,当夏天出现寒冷天气,当冬天出现暑热的天气,那么这一年一定是恶年,“人主当喜而怒,当怒而喜,必为乱世矣。是故人主之大守,在于谨藏而禁内,使好恶必当义乃出。”董仲舒这一论述意在(     

A.防止君主过度专制带来弊端B.论证天人感应具有合理性
C.表明君权神授应当顺应自然D.强调君主治世应注重策略
10 . 表为广州汉墓铁器变化情况(据朱世荣《汉武帝时代江南、岭南经济地位的变迁》)。

基数(座)

出土铁器基数(座)

铁器墓数占基总数比(%)

其中铁兵器与

铜兵器比

西汉早期

200余

61

30

3:4

西汉中晚期至东汉

236

47

20

1:5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拓展B.国家复苏使岭南地位不断下降
C.统治者加强大一统的需要D.江南等地的铜矿资源逐渐增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