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铸造新的五铢钱,“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五铢钱的铸造(     
A.降低了铸造货币的成本B.加强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抑制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2 . 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B.郡县制度的实行
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丝绸之路的开辟
3 . 《通典》记载:“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这体现了汉代(     
A.董仲舒以礼制教化民众B.儒家思想融入法律法规
C.司法实践广泛援引秦律D.儒家学者促进法律发展
2023-11-12更新 | 634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2021-06-01更新 | 164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5 . 武帝即位之后曾提出:“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受命之符”即符合天意,受天命而立的凭据。而“灾异之变”取决于其统治是否符合天意,符合天意就能避免灾异,呈现祥瑞,达到治平。材料可用于阐释,汉武帝时期(     
A.儒学重现实政治轻人伦道德B.政治制度受到鬼神论影响
C.儒学神学化产生的政治动因D.统治者自省和谨慎的态度
2023-01-25更新 | 750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
2019-06-07更新 | 3581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董仲舒认为,天意由民心映现,君主政当宜民,“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为了确保皇权对天的敬畏之心,他还加上了“灾异”说。于是,天子、天命和民心构成了一个三方制衡体系,天子管天下,天命管天子,民心即天命。据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具有浓厚的民本色彩B.增强了君权的神秘性
C.意在延缓君权专制化D.规范了治国理政方式
2024-03-02更新 | 63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汉昭帝时期。霍光组织了一场有关经济政策的大辩论,史称盐铁会议、贤良文学在盐铁会议中说道:‘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这表明贤良文学(     
A.仍然秉持传统重本轻末的观念B.对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全盘否定
C.仅从道德层面反思了盐铁政策D.完全忽略了工商业的积极作用
2024-03-15更新 | 59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九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如图漫画反映了汉代一位皇帝的治国措施,他是(     
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元帝
10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2019-01-30更新 | 4608次组卷 | 127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