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53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10次组卷 | 56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题
3 . 下面为西汉时期几位帝王在位时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人数。(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帝王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
博士弟子50人100人200人1000人3000人7000人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2023-08-18更新 | 566次组卷 | 44卷引用:浙江省绿谷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建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施政思想的变迁对于古代王朝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把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的学说,掺和于儒家的体系之内,据此来议论政治。其实质是把韩非的专制主义用儒学外衣包装起来,并进一步用阴阳术学加以理论化、神灵化……这一招胜于亡秦之焚书禁学、严刑酷法,不用杀人之身,就能灭人之心,成就韩非的“以法教心”的超常效果。显然其与孔孟的儒家治国之道大相径庭。

——摘编自薛国中《逆鳞集:中国专制史文集》

材料二   “六艺”即“六经”……从战国到汉代,“六经”早已取得公认的“圣典”身份……是“古圣先王”治天下的记录,而“百家”则是战国以下诸子的私家言论……汉代人都相信孔子整理了“六经”,用为教学的基础文本,这才使“六经”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一伟大的功勋使他成为周公之后的第一人。

——摘编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治国思想与孔孟治国思想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07-27更新 | 368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建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     
A.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B.源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确立
C.表明儒家思想始终是主流D.说明百家思想不符合时代需求
2022-12-2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松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西汉民族关系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

——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二   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地理方位具体措施
东南地区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收复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①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东部边界
西北地区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要务
西藏地区①清初册封达赖和班禅
1727年起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
和落实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积极开拓疆域的强有力措施。用一句话概括西汉经略边疆的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受到了哪些威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设立的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简述清政府管理边疆政策的特点。
2022-12-2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汉文帝即位之初,首先在淮南国推行“易侯邑”政策,不久又发布“令列侯之国”诏,使淮南王舅父赵兼远离淮南而就国周阳。继而又在齐国推行同样政策,使齐哀王舅父驷均和齐悼惠王十子都离开齐国,分别居于济北、济南二郡。这些举措(     
A.直接引发吴、楚等七国之乱B.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提供了借鉴
C.扩大了诸侯王国的势力范围D.埋下了东汉地方豪强割据的隐患
9 . 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下列不属于这一系列“措施”的是(     
A.平定七国叛乱B.设立中朝制度C.推行均输平准D.设立河西四郡
10 . 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于我国的管辖范围之内,开始于哪一机构的建立(       
A.河西四郡B.西域都护府C.北庭都元帅府D.澎湖巡检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