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曹操在其诗作《薤露行》中描述道,汉灵帝(168—189年在位)之后,“(朝廷)所任诚不良”,“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百姓)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曹操的这些诗句(     
A.揭露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动荡B.体现其匡扶汉室的远大抱负
C.蕴含对封建制度的强烈控诉D.表明其立志拯救民众于水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东汉中期,羌人大起义后,朝堂出现了“弃凉之议”。当时“公卿师尹咸欲捐弃凉州,却保三辅”,并指出凉州为“不毛之地”,羌民为“不使之民”,“果破凉州,祸乱至今”;而以王符为代表的部分士大夫则以“地不可无边,无边亡国”“王者无外”等理由反对。东汉“弃凉之议”在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边疆危机的日益加剧B.传统夷夏观影响国家政策
C.中央政府权威的式微D.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衰退
2024-03-2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   “ (东汉后期)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据此可知东汉后期(     
A.外戚宦官专权B.统治趋于瓦解
C.商品经济发展D.豪强势力坐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东汉末期的朝政现象示意图。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B.政权更迭政治动荡
C.制度混乱导致权力失衡D.封建君主专制弊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东汉和帝在诏书中说:“吏多不良,动失其便,以违上意,先帝恨之,故遗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A.人民的赋税负担沉重B.政府全面强化对盐铁的专卖政策
C.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官员腐败是盐铁专卖被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