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拓跋宏“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材料说明孝文帝
A.认同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北魏时期,为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将都城迁到
A.平城B.长安C.开封D.洛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下令放弃本部族崇拜的天神不祀,改为圆丘祭天方泽祭地和以祖宗配天,把君临中原的北魏第一位皇帝 拓跋郁律奉为太祖,位列太庙。这些举措旨在
A.革除鲜卑族落后习俗B.承继华夏文化正统地位
C.强化君主的专制权力D.消解旧贵族的政治阻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孝文帝曾下诏曰:“乡饮礼废,则长幼之叙乱。孟冬十月,民闲岁隙,宜于此时导以德义。可下诸州,党里之内,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这说明孝文帝
A.以三长制维护社会秩序B.注重对民众的道德教化
C.运用律法强化基层治理D.注意保障农民劳动时间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经济现象?请说明江南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至少列举2点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至少列举2项措施)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2019-10-16更新 | 364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份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北方统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浮海至夷洲,这是文献中有关大陆与台湾交通的最早记录。这一年应处于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