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魏书》记载,496年,孝文帝曾责备留京官员:“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鲜卑装特点)……卿等何为而违前诏?”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B.汉化改制成果有限
C.官僚集团阻碍改革进程D.改革缺乏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根据《魏书李宝附承子韶传》记载:“高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韶对:‘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士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高祖称善。”据此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削弱鲜卑贵族势力B.顺应洛阳士族要求
C.洛阳地区经济发达D.追求政权的正统性
3 . 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重农抑商,推行县制B.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4 .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因素。以下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内容之一推行郡县制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C.宋仁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D.张居正死后改革内容全部废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2019-01-30更新 | 1595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
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2020-05-13更新 | 1077次组卷 | 43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改汉姓的基础上,孝文帝还划分了鲜卑人的姓氏等级,规定了八大贵姓。对于汉人中的世族,孝文帝也规定了四大贵姓。鲜卑八姓与汉人四姓拥有同样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高官清职由他们充任。这一措施
A.促成了北魏统一北方B.淡化了鲜卑贵族的身份
C.反映了民族交融趋势D.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孝文帝改革规定,非太祖拓跋珪之子孙,皆不得封王;已封者,王降为公、公降为侯、侯降为伯;后又进一步对主、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俸禄作出更细致、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重在
A.促进宗族团结B.强化中央集权C.完善官俸制度D.学习汉化官制
9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国古代改革的重要代表,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均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均涉及土地制度的改革
③都侧重于移风易俗   ④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魏书》是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断代史。该书卷三十九《李宝传》附《李韶传》载:“高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韶对……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高祖称善”。材料中的“高祖”应是(     
A.曹丕B.司马炎C.拓跋宏D.李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