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夷”“夏”政权均以“正朔”自居,斥对方为“闰位”。汉族政权从夷狄血统出发,提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藐视异族文化,以此促进政权统一,维护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内迁诸族则以儒学为中心,抓住先秦以来夷夏之辨的文化意义为统治合法性寻找依据。这一时期的“夷夏之辨”(       
A.确立了同源共祖的意识
B.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体现了华夏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拒斥
D.客观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D.对外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438次组卷 | 4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金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西晋时期,“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后,大批人口从中原地区外迁,公元296年,齐万年之乱后,一股经汉中抵蜀地,另一股经汉水至淮河一带,后为石勒所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呈现由政府组织的特点B.呈现由北向南的趋势
C.造成中原人口大量锐减D.开启了经济重心转移
2022-05-19更新 | 45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市2022届高考模拟测试(5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魏晋以来,源自汉代乐府的清乐发展开来。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清乐的发展说明()
A.中原文化的消亡B.民族文化的互动C.礼乐制度的强化D.西域文化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1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表2为魏晋时期的一些政权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体现出当时
政权律令内容
曹魏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西晋子不孝父母,子弃市
北魏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
A.社会动荡制约立法内容B.封建法律制度开始儒家化
C.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盛行D.礼法结合是立法的重要特色
2021-05-15更新 | 88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2020-11-21更新 | 870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