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8 道试题
1 . 如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
汉姓长孙
A.消灭了鲜卑族的陋习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D.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2023-10-11更新 | 71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北魏孝文帝曾经下诏曰:“哀贫恤老,王者所先,鳏寡六疾,尤宜矜愍(min,同悯)。”针对七十以上、六十至七十及不满六十岁的老、贫、病且而无法生存之人,不仅给以衣食,还派遣医师加以救治,配以药物,使其得到治疗。这一举措(     
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B.弘扬了华夏传统礼仪文化
C.是维系政治统治的血缘纽带D.传承了游牧民族的优秀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时期,内迁黄河流域较久的少数民族大多不再以异族自居,如拓跋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羌人认为祖先是有虞氏,匈奴铁弗部也自称系大禹的嫡脉相传。这反映出(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社会矛盾趋向于缓和
C.中原文化长期领先D.少数民族溯清了族源
4 . 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北魏原有旧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措施有(     
①迁都北京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
③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④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10-09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的这些做法旨在(     
A.彰显政权的合法性B.缓和阶级矛盾
C.学习汉族典章制度D.促进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在评述西晋政治时说:“曹魏时代的高官们跟着司马氏祖孙一道迈入了晋代门槛,只要忠心耿耿,就可以禄位永保,世代相袭。父子、兄弟甚至整个家族的成员,源源不断地进入西晋政权。”这主要反映出西晋时期(     
A.士族政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B.宗法制度得到了全面的强化
C.士族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D.取消了依据德才选官的制度
7 . 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形成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这次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B.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C.加剧了南北方的矛盾D.加快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B.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C.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D.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2023-09-21更新 | 537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哈密石油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
9 . 关于劳动者的身份,汉代法律只承认奴(奴隶)、良(平民)的区别,没有依附民的条例;而南北朝时期,法律进行了调整,已经有了奴、良和依附民三者的区分。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A.农业生产遭受重创B.户籍管理更加严格
C.庄园经济有所加强D.门阀势力无限膨胀
10 . 西汉时期,“(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南朝时期,“(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B.生产技术革命性进步
C.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D.孝文帝进行大力改革
2023-09-11更新 | 701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