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末,思想家仲长统和荀悦都提出过恢复井田制的主张,但无法推行。西晋时颁布占田令,限制了占田的数量,此后南北朝的诸多政权均有类似主张和措施。这反映出当时(     
A.土地兼并泛滥B.商品经济萎缩C.边疆危机加剧D.经济重心南移
2023-11-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西晋末年内迁的少数民族虽然造成了战乱,但也以游牧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他意在强调当时(       
A.少数民族相比汉族更具活力B.中华民族在冲突、交融中进步
C.游牧文明较农耕文明占优势D.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西晋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D.对外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438次组卷 | 4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晋书》记载:魏文帝(220年—226年)“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226年—239年)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这说明魏文帝的措施(     
A.刺激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B.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C.推动北方商业活动的恢复D.适应了当时战乱动荡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2022-10-08更新 | 127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2022-05-30更新 | 2522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他在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史称“王与马,共天下”。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处于四分五裂B.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C.地方割据势力膨胀D.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2021-11-09更新 | 1959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