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5 道试题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命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统一黄河流域B.发展江南经济C.笼络鲜卑贵族D.学习先进文化
2024-05-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北魏此举意在(     
A.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B.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推行中原的礼仪制度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024-05-14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024·四川·三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魏前期沿袭鲜卑旧俗,由皇帝将鲜卑人中流行的佳名赐给贵族,作为一种特别恩赐。孝文帝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将国家的控制伸展至被汉族大族掌控的乡里基层社会后,将赐名的范围扩大到了汉族大族。此后,汉族大族被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跋鲜卑贵族,并且赐名大多出自《诗经》《周礼》等汉族传统经史典籍。与此同时,孝文帝又将鲜卑贵族的鲜卑娃改为汉娃,要求南迁汉人以洛阳为籍贯,并推动拓跋鲜卑贵族按门第与汉族大族联姻。

——据张鹤泉《北魏皇帝赐名问题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皇帝赐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为汉族大族赐名的积极作用。
2024-05-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北魏均田令规定,所买卖田地仅限桑田(永业田),露田(口分田)不得买卖。北齐时“露田虽复不听卖买,卖买亦无重责”。隋田令规定:“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上述变化(       
A.印证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B.体现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
C.反映均田制原则遭到破坏D.说明国家可支配田地减少
2024-04-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北魏中后期的《元弼墓志》《元淑墓志》《李氏墓志》等墓志文,不仅喜欢歌颂墓主及其祖先的德行、功业与文学,而且还讲究藻饰,普遍具有对偶工整、韵律谐美等特征。这体现出北魏士人(       
A.重塑传统儒学正统地位B.极力推行民族交融政策
C.追求文雅化的审美趣味D.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
2024-04-2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到南北朝末期,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已和汉族基本上一样了;胡乐、胡舞、胡床、胡饼及尊重妇女的意识等也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民族交融双向互动D.少数民族加速汉化
2024-04-22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鲜卑族拓跋部武力征服草原各部后,只能“分割经营”,“世典”之法成为各部牧官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选任方式。道武帝立国后,内侍长等高级官员垄断宫廷畜牧事宜,后设九卿之一太仆以掌管国家畜牧事宜,但实为闲职。太武帝时,于尚书台下增设初见于曹魏的驾部曹。期间,代郡牧场、漠南牧场等大型官营牧场纷纷建立。孝文帝“延兴四年二月,置外牧官”,外牧官是任命到各地方负责管理牧场的官员统称。主政后,孝文帝彻底罢设“内侍官-都牧曹”体系,内侍官彻底成为由宦官充任的宫廷碎职,驾部整部不再见于职官令。太仆及其下属机构开始重组和扩建,成为总辖牧政的官僚机构。这一时期,官营牧场规模大多仅为诸先帝时的数十分之一,其中最大的河阳牧场仅“恒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军警之备”。北魏历代君主的努力,终在孝文帝一朝开花。

——摘编自梁志恒《北魏牧官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北魏孝文帝牧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牧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4-04-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魏建国后,统治者深谙“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的重要性,仿照中原王朝的做法,在京城设置太仓,在地方则设置了州、军镇、郡仓廪,以此储备粮食。对外征讨作战的军队一般会设置临时仓廪来储藏军粮。京城太仓由尚书省属官太仓尚书和大司农属官太仓令实行双重管理;地方仓廪虽然由地方官员掌管,但储备的粮食只有获得皇帝的批准才能出仓。仓廪储备的粮食主要来自田租的征收,还有一部分来自周边少数民族的贡纳。孝文帝时,实行“和籴”之法,即用国家征收的帛、绢、丝、布购买民间多余的粮食,并派巡察大使监督实施。北魏仓廪所儲备的粮食用于保障俸禄、赏赐、军队和赈济之需。北魏后期,为了减轻漕运负担,在水运要途设置仓廪,同时采取卖官鬻爵的做法换取民间粮食。

——据张鹤泉、姜瑞玉《北魏国家仓廪设置及仓储粮食征集与管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国家仓廪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魏国家仓廪建设。
2024-04-0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文明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经过夏、商、西周三代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秦汉时期的更高阶段发展。公元4、5 世纪,中原地区发生过的民族移动及以少数民族为最高统治者的诸政权,本质上都只是朝代的分合或更替的问题。此后,在元代和清代两度出现的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的皇朝,本质上也是各族上层统治者的联合政权。所以,中国作为政治实体在历史上从未被外力所中断。在文化史上,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也从未中断。与其他先后消亡的古代文明相比,中国文明具有不断自我更新、 自我代谢的能力,历尽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屡经考验而能活泼泼地生存下来。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导论》整理

材料二:孝文帝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不仅推进了北魏国家和拓跋鲜卑等少数民族社会属性的封建化,也促进了北魏各少数民族同汉族的民族融合。有学者统计, 自魏晋到南北朝,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总人口数多达千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南北朝时期完成民族融合历史进程的。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北朝民族大融合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摘编自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上首先把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在农村,领导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而且从理论上逐步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明确的说明: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年1 月,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同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表现了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四:2013~2021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6%,大大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也高于3.7%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经济增长率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2.2%,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2013~2021 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 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文明发展连续性的主要表现以及支撑这一连续性的深层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体现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与包容性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中国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的优势。
2024-03-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魏书》记载,398年北魏立国时,太祖拓跋珪令:“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此后对黄帝的祭祀行为越来越常见。最终在496年春,北魏朝廷以诏令的形式,法定黄帝为内迁北族的祖源。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B.为北魏迁都长安奠定基础
C.反映内迁造成民族隔阂消解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024-03-29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