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曹魏时期,购买物品、计算物价均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此后三百余年,钱币在北方偶尔使用,但流通为时较短。北魏孝文帝时,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这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迅速B.商品经济发展不足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 . 下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几次人口流动情况
318年石勒徙羌羯降者10多万落于冀州
329年石虎徙氐,羌15万落于司、冀二州
349年河北大乱,流民20余万渡河投奔东晋
398年拓跋珪徙幽冀等六州吏民杂夷10余万充实代地(今内蒙古一带)

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人口迁徙促进阶级流动
C.北人南迁促进南方开发D.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2022-03-24更新 | 3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2(天津卷)
3 . 北魏孝文帝曾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表明当时
A.门阀士族势力削弱B.宗法制度得到复兴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4 .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除旧布新的重大改革。“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B.重视经济发展
C.废旧俗兴汉化D.惩处贪污腐败
5 .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北魏孝文帝B.苻坚C.松赞干布D.耶律阿保机
2022-03-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成稳,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与材料三中描述的南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022-03-08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九十五中学益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一些状况。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领域发展的状况
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如前赵的刘渊(匈奴)“《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前燕的慕容皝(鲜卑)“尚经学,善天文”,前秦的苻坚(氐)“博学多才艺”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B.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C.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巩固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衰落
9 . 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C.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2022-02-17更新 | 963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益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一同学绘制了中国某一时期的朝代结构图,请判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
A.社会大变革与民族认同的形成B.文化多元与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专制强化与社会停滞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