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06次组卷 | 12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同市,古称云中、平城、云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大同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其曾是秦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元三代陪都,明、清两代皆设大同府,因而有“一代都城,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千年的历史为大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同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选择一到两个与大同相关的典型历史事件,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选择的事件典型,论题合理,史实明确,论述清晰)
2023-11-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大多兴办太学,采用汉族官制,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其中匈奴、鲜卑贵族及前秦抛弃民族偏见,重用汉人。这些民族政权的做法(     
A.促进了华夏认同B.消除了民族隔阂
C.加快了人口南迁D.确立了儒学正统
2023-11-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摸底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堂起源于西周,是对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汉武帝曾复原明堂,此后长期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在平城“起明堂”,仿汉制修建明堂,并亲赴祭祖。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此举意在(     
A.为迁都洛阳奠定基础B.彰显北魏政权的合法性
C.借鉴西周的统治经验D.缓和阶级与民族的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日:“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2022-06-14更新 | 615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二3月考历史试卷
6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广汉语与汉字,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予以确定,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进行使用推广,禁止鲜卑语的使用。该做法
A.瓦解了士族阶层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民族交融D.激化了阶级矛盾
2022-01-21更新 | 392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改革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相对落后的鲜卑族学习中原汉族,以谋求进步的一场少数民族汉化改革。在政治上,改革依照已有官制传统,将官员按一定标准分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种,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在经济上,将土地按功能分为桑田、露田两种。……同时在授还土地时对鳏寡孤独还给予适当的照顾。为了便于学习汉族,拉近与汉族世家大族的关系,孝文帝下令“拓跋”改姓“元”;“独孤”改姓“刘”等。孝文帝还曾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摘编自胡明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就与问题剖析》

材料三   熙宁、元丰(宋神宗的年号)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安焘传》

(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教阅多废忘。上初置内教场,训练有法,旬一御便殿,程其能否而劝沮之,人人奋励。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据材料一回答这是什么改革?主要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3)从材料三看王安石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8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2021-04-15更新 | 500次组卷 | 9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9 .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D.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的兴旺
2019-01-30更新 | 31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