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C.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D.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
2023-09-09更新 | 759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学者阎步克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说明孝文帝改革(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B.建立了大一统国家
C.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完善D.调和了各民族矛盾
2023-07-19更新 | 1015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业水平考试押题模拟 (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魏迁都后仍保留了饮用酪酒(以马乳制成)的饮食习惯,在洛阳周边畜养了数量庞大的牝马,就近生产马乳,每天消耗大量谷物。朝廷曾因旱灾禁畜牝马,但不久后,复“通牝马之禁”。这反映了(       )
A.北魏贵族盛行享乐之风B.文化惯性影响政府决策
C.保守势力固守族群文化D.社会改革推动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堂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其建筑形制具备某种“宇宙秩序”的复杂象征意义。北魏孝文帝曾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起明堂”。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修建明堂旨在(     
A.显示高超建筑技术水平B.彰显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炫耀北魏经济繁荣富庶D.满足统治阶级生活需要
2023-06-14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毁镜”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鲜卑族的一种丧葬习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分为多部分。考古发现随着鲜卑族南迁,越靠近中原地区,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可能是(   
A.鲜卑人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B.政府崇尚节俭的风气
C.受中原地区的汉族习俗影响D.鲜卑人手中铜镜减少
2023-02-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进步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下列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
A.商鞅变法B.光武中兴C.孝文帝改革D.五胡乱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带头模仿汉民族的礼仪,作明堂、建太庙、正祀典、迎春于东郊、亲耕籍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养国老、庶老,允许群臣守三年之丧等。这些举措旨在(     
A.提倡生活习俗的完全汉化B.大力传承汉民族文化
C.促进南北方各民族的交融D.推进鲜卑政权封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后“定族姓”,确认汉人士族的法律地位,规定鲜卑中的穆、陆、贺等八姓同汉族中的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只任清职,其余按照三世官爵列入不同的等级。其“定族姓”的做法(     
A.进一步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B.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C.有效地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加速了北魏统一北方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吴宗国主编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载:北朝的强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上述材料旨在强调(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的影响
2022-08-18更新 | 185次组卷 | 78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第四中学(博白县中学书香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