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1981年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木棺上的漆画(局部)。经考证,漆画绘制于太和(477-499,孝文帝年号)年间,中心内容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故事。画中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穿着典型的鲜卑服;下方装饰连珠纹的团花图案,显示出波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实物史料,该画可以证明当时
A.中原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B.鲜卑贵族阻挠孝文帝改革
C.与西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D.不同民族间存在文化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翻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A.各民族文化上互鉴交融B.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
C.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D.汉族文化占主体地位
2021-06-26更新 | 777次组卷 | 39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形势混乱,但十六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于建立割据政权,如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在修建都城时宣称“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魏孝文帝更是志在“南荡吴越,复礼万国”。这可以说明当时(     
A.大一统思想普遍存在B.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统一趋势逐渐加强D.南朝局势相对稳定
2021-05-24更新 | 645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民国初年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记载:“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于中国之贡献颇大。”下列对材料中改革的评价的立足点说明最全面的是
A.社会制度B.中华民族C.风俗习惯D.生产方式
5 . 据如表能够推断出魏晋南朝
记述出处
“自今远近荐献,务存节俭,不得出界营求,相高奢丽。”《南齐书·武帝纪》
“善牧守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严加禁断。”《南齐书·明帝纪》
“断诸郡县献奉二宫。惟诸州及会稽,职惟岳牧,许荐任土,若非地产,亦不得贡。”《梁书·武帝纪》
“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萧)励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南史·萧景传萧励附传》

A.地方官员需进献特产B.禁止地方官员进献特产
C.地方官员皆中饱私囊D.提倡地方官员廉洁奉公
6 . 东汉末年,曹操为解决军粮供应和流民问题,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了土地的授、还制度。两者均
A.助长大土地所有制发展B.实现了田亩均给
C.加快了统一北方的进程D.缓和了阶级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