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如表是学者统计的两晋南朝时期士族和宗戚在录尚书事、中书监令、侍中、尚书令仆等八个重要官职中的占比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群体西晋东晋
士族48%78%64%55%
宗戚(宗室外戚)19%7%19%38%
A.士族势力控制该时期政治权力B.门阀士族与皇权间的矛盾激烈
C.两晋南朝时期君主权力已旁落D.东晋以后士族门阀的逐渐衰弱
2023-12-24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考古发现,汉魏时期的坞堡侧重于建造具有军事性质的防御设施;东晋南朝的坞堡则注重为生产生活服务,很少发现有军事性的防御建筑。坞堡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     
A.军事防御意识淡化B.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C.庄园经济趋于封闭D.建筑规模不断缩小
3 . 据文献记载,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导致“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这可用于说明(     
A.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体现B.阶级矛盾激化带来的恶果
C.南北朝对峙局面形成过程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2023-10-07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刘渊在发动反晋起兵后不久,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上天,已具备“德”,并建国号为“汉”,继而将得天下。前秦统治者苻坚也在强调了“受命”“有德”后进一步统一黄河流域。这可以用来说明十六国时期(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B.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道德修养较高
C.儒学思想得到华夏族群的认同D.南北统治政权积极谋求国家统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岭南潮汕地区发掘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而同一地区发掘的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则发现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青铜器完全绝迹。这反映出(       
A.南方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北方B.佛教在潮汕传播非常广泛
C.人口南迁推动岭南地区的发展D.南方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
6 . 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
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
2023-08-08更新 | 933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表是南北朝时期部分少数民族政权的民族观,这可用来论证(        
民族民族观   
匈奴刘渊继位之初就历举大禹、文王之例,表明戎夷也可人主中原
苻坚将“混一六合”视为自己分内之事
鲜卑北魏宣称是曹魏政权的合法继承者,并以统一南北为己任   
A.民族观念相对狭隘B.民族差别日益扩大
C.分裂割据出现根源D.统一乃是大势所趋
8 . 魏晋以前高门世族是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却是“高门子弟,耻非其伦”。魏晋以前是公卿士大夫靡不“穷经”,而魏晋时却是“公卿士大夫罕通经业”。这反映了(       
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B.公卿好恶左右主流思想
C.儒学地位趋向动摇D.时代变化影响价值取向
2023-05-13更新 | 265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三)历史(B卷)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秦汉时期,郡县称为中国,郡县之民或称为中国人,或沿袭先秦传统称为华夏人。到南北朝中叶,“汉人”通行于南北方,从“中国人”中分出“汉人”的族称。而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如石勒、苻坚等都自居“中国皇帝”,甚至自居“中国正统”。这一现象折射出(     
A.各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相当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增强D.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在扩大
2023-04-29更新 | 624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时期,外戚利用皇帝幼弱,专擅朝政,宦官拥立幼主,操纵政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东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外戚、宦官的身影,就黯淡下去了。这一现象折射出东晋(     
A.宗法观念淡化B.君主集权削弱C.门阀士族衰落D.监察制度周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