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2 .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②南方劳动力增多   
③南方统治者重视生产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2020-11-21更新 | 871次组卷 | 4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
汉姓长孙
A.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
2020-11-12更新 | 147次组卷 | 2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孝文帝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进行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孝文帝改革最重要的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皇权的集中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促进了民族间交融
2020-10-29更新 | 305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崔浩是北魏的辅国元老,他出身于当时第一流高门清河崔氏。他想按照汉族世家大族的传统理想,整理和分别规定门第的高下,但遭到鲜卑贵族的不满。这说明当时
A.鲜卑贵族对汉族文化仍存在歧视态度
B.鲜卑贵族对汉文化的吸收采取了科学态度
C.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之间有深刻矛盾
D.鲜卑贵族从根本上排斥汉族文化的一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494年末,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鲜卑贵族的束缚B.摒弃鲜卑族的陋习
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D.借汉化巩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2020-08-27更新 | 348次组卷 | 6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朝四史(《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所记当时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共计7188位,其中汉族4941人,约占总人数的68.72%,鲜卑族人物1737人,约占19.10%,匈奴人物215人,约占3.10%,其余氐、羌、羯、蛮、柔然、吐谷浑、杂胡和西域人共计1080人,约占9.08%”。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结束了南北对峙B.推动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儒学复兴D.导致了北人南移
2020-06-28更新 | 422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研究表明,东汉时期黄金曾一度退出了流通领域,而布帛却在交换中突显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到曹魏时期 更是出现了“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的极端现象。材料说明
A.政治局势阻滞商品经济发展B.传统自然经济开始全面解体
C.政府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货币经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