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阎步克认为:“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激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奇迹,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政治颓势,使北方最终得以统一南方。”在阎步克看来,北方能够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A.军事优势B.民族交融C.经济恢复D.改革运动
2 . “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     
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   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   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日内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当时(     
A.北方商品经济一度严重衰退B.南方政权的整体实力占优
C.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D.物物交换是主要交换形式
2024-04-18更新 | 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大臣高谦之认为,“钱货之立,本以通有无,便交易,故钱之轻重,世代不同”“政兴不以钱大,政衰不以钱小”“今寇难未除,州郡沦败,民物凋零,军国用少,别铸小钱(即将钱币分量减轻而币值不变),可以富益”。这反映了北魏(     
A.别铸小钱有利于商品的流通B.通过币制改革实现社会稳定
C.正确借鉴了历代钱法的得失D.统治者铸钱敛财的财政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与此图相适应的历史描述是(     
A.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C.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D.佛教盛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7 . 钱穆先生在多种论著中谈到“北朝胜于南朝”:“(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据此可知,钱穆意在说明(     
A.北朝制度明显优于南朝B.民族交融趋势的凸显
C.皇权与世族相互依赖D.制度创新和继承促进隋唐繁荣
8 . 在魏晋南北朝近四个世纪中,先后出现过34个政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     
A.政治变迁与门阀士族相关B.分裂和动乱孕育着统一因素
C.民族冲突和民族交融并存D.政治制度承袭秦汉而有所损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朝规范了服饰制度,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成为社会服饰规范。在汉代服饰考古资料中极少能见到左衽服;而魏晋墓壁画中有很多贵族和平民女子穿的是左衽的窄袖衫、宽袖衫。这一变化主要是源于
A.审美标准的差异B.绘画风格的影响
C.民族文化的交融D.佛教文化的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