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元年诏群臣定律于太华殿,此后修律不断。其基本模式大体如下:对某方面事项,先下诏施行,同时将之修入正在制定的律或令。太和七年,孝文帝下律禁止同姓婚姻,理由是: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世始绝同姓之娶,我在本朝创立百年之际当政,应当考虑行使仁政。除《律》以外,对令的编纂是北魏立法的另一个重点。除均田令等,孝文帝还颁布了与官制改革密切关联的《职员令》《品令》。太和十六年又班新律令,大赦天下。太和十九年,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太和律》汇编而成。宣武帝在孝文帝基础上,编纂成《正始律》。北魏建立之初法制相当落后,基础极其薄弱,而百余年后却实现了加速度、跨越式的发展进步,并最终奠定了隋唐法制的基础。

——据齐盛《北魏法制演进的文化因素》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改汉姓的基础上,孝文帝还划分了鲜卑人的姓氏等级,规定了八大贵姓。对于汉人中的世族,孝文帝也规定了四大贵姓。鲜卑八姓与汉人四姓拥有同样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高官清职由他们充任。这一措施
①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②淡化了鲜卑贵族的身份
③加速了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   ④肯定了世家大族的地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7-07更新 | 515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魏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义、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还要求“王国舍人,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孝文帝此举旨在
A.推行民族交融政策B.争取汉族高姓支持
C.巩固门阀士族制度D.促进鲜卑族封建化
4 . 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

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率领一批大臣渡过长江,其中大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史称“衣冠南渡”。这一时期北方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与江南传统生产技术相结合,使得江南经济迅速繁荣。北来大族大部分都是中原的高门士族,而且都是好学玄学有文化的名士,玄学一度成为江南的主流思想文化。对于北人到来,江南名士虽存在着矛盾的情绪,但文化修养与北方大族确实有很大的距离,经过碰撞交流后,他们转而钦佩,甚至仿效。南北士族在文化上的融合催生了六朝时代突出的文化成就,如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南朝石刻、刘勰的《文心雕龙》、范晔的《后汉书》、葛洪的《抱朴子》、法显的《佛国记》等,皆为当时文化智慧之凝聚。以都城建康为代表的文化远播到东亚列国,对日本、韩国、朝鲜一带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司马睿之所以能够在江南重建政权,完全依赖的是北方的大族和江南高门士族。东晋建立以来,高门大族便架空皇权。当南朝皇帝的权力开始回归时,士族政治权力已经走下坡路,所以士族对家族利益的追求更加强烈。当国家危难之际,他们畏缩不前或者变节投敌,为国殉国者很少。

——摘编自贺云翱《长江文化,中华文明的壮丽篇章》、杨敏(试论东晋末的永嘉“衣冠南渡”》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
5 . 在中国,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
A.消除了北魏的民族矛盾B.提高鲜卑族自身素质的需要
C.有利于民族融合D.巩固了中央集权
6 .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即许县)。这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却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为“奉天子以令诸侯”,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诸葛亮的《隆中对》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说明
A.历史史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C.自相矛盾的史料不能作为历史证据D.史家视角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2021-07-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魏晋时期,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方成稔,则数郡忘饥”,其中会稽郡被称为“(东)晋之关中”。该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与技术大量流入B.北方政权更迭频繁
C.南方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8 . 继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人高欢建立的北齐政权出现了“反汉化”的鲜卑化运动,许多被孝文帝禁止的鲜卑旧俗重新恢复。这实质上反映了
A.政治重心的北移B.民族交融的深化
C.华夷之防的影响D.汉化政策的失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晋书》卷六十《张辅传》载:“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论者称之。”这体现了
A.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而无法真正选出人才B.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非常重视个人品德
C.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D.魏晋时期中央集权制被破坏地方势力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书籍目录是把握书籍结构与主题的重要途径。右边目录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B.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
C.政权分立与藩镇割据D.社会发展与民族交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