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北魏洛阳城考古复原图

注:灵台,即天文台;明堂,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场所;圜丘,帝王祭天的地方;四夷馆、四夷里,北魏接待四邻和外国使节、商人所设的宾馆或居住区。


上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3-23更新 | 389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四月戊子,于“邺城毁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魏所受汉传国玺’。”另据考古发现,北魏迁都洛阳后其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治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B.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C.统治者注重强化政权的正统性D.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北魏洛阳城考古复原图

注:①灵台,即天文台(古代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②明堂,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场所;③圜丘,帝王祭天的地方;④四夷馆、四夷里,北魏接待四邻和外国使节、商人所设的宾馆或居住区。

材料二

孝文帝在魏晋都城的旧址上,将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遵从《周礼》的规划格局营建洛阳城,改变秦汉以前宫殿、苑圈的分散布局,将其集中建在中轴线上,为唐、宋、元、明、清的都城规划所沿用,还首创了里坊制的布局形制。

——摘编自郭引强《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

材料三

北魏洛阳城伊水、洛水旁乃市场繁盛之区,其所以置市于城南者,殆由伊、洛水道运输与当日之经济政策及营造便利有关。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依据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以北魏洛阳城布局为主题,自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5-3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