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开明的民族政策B.广开言路
C.轻赋省刑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2022-11-03更新 | 241次组卷 | 56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白居易的《胡旋女》有云:“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中原自有胡旋者……”胡旋舞到中原后经过改良,在民间广泛传播。这反映了(     
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3 . 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
2022-06-16更新 | 14960次组卷 | 9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
B.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
C.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巩固
D.汉、蒙两族的民族融合进程大为加快
2022-06-01更新 | 28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点对点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国力强盛,首都长安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之一。查找资料,了解这个说法的依据。
2022-05-30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 11 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6 . 唐太宗强调“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
A.丰富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B.打断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淡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D.解决了边疆政权对中央的威胁
2021-04-19更新 | 1593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2019-01-30更新 | 2187次组卷 | 22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模块综合测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