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旧五代史》载:“(后唐)闵帝嗣位⋯便延访学士读《贞观政要》《太宗实录》,有意于致理。”后汉隐帝与臣子讨论德政,臣下劝其读《贞观政要》;后周杜良曾撰《唐文皇画像记》,强调唐太宗统治中“仁义”的重要性。这说明,五代十国时期(     
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巩固B.盛唐政治遗产被认同
C.华夏认同观念由此萌生D.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
2024-02-19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盛世局面。下列有关隋唐盛世局面出现因素的表述错误的是(     
A.统治者注意改革吏治,选贤任能B.统治者注意节制用兵,民族平等
C.统治者实施劝课农桑,免除赋税D.广大人民的辛勤劳作,人心思定
2023-10-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唐初,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尤其是贞观之治等盛世时期,而剩余必然通过交换和转移才能兑现社会生产总平衡。这论证了唐初(  )
A.开拓创新的制度建设B.盛世局面出现的因素
C.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D.农产品商品化的影响
4 . 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 ,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也提拔寒微士人,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A.儒家思想被动摇B.社会矛盾基本消除
C.中央官制的完善D.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2023-03-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县中新学校计划项目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初,魏征曾指出:“昔在有隋,统一寰宇,甲兵强盛……彼炀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故行桀虐,以就灭亡哉!”可见魏征(     
A.倡导实行无为而治B.主张行富国强兵之策
C.感叹民心难以揣测D.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7 . 唐太宗总结秦朝、隋朝速亡的教训是:“秦皇帝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即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为避免“一朝而败”,唐太宗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B.虚怀纳谏,戒奢从简
C.完善制度,知人善任D.以民为本,休养生息
2022-01-2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提到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二渡”等字眼经常映入眼帘,下列描述最能概括以上主题的是
A.国家的繁荣和统一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民族融合D.近代的前夜与危机
9 . 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正如胡戟先生所说:“武则天去世前后八年里,发生了七次宫廷政变,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可见,武则天当政时期(  )
A.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挑战B.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C.国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D.为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埋下祸根
10 . 621年,李世民创办了文学馆,搜罗贤才。馆中既有以诗赋文章名世的虞世南、褚亮、许敬宗等,又有以经史学问著称的孔颖达、陆德明、姚思廉等,还包括了极富政治军事才干的房玄龄、杜如晦、杜淹等人。李世民此举说明
A.人才是国家治理重要保障B.多元人才培养机制的出现
C.抑制了前代门阀势力扩张D.唐太宗善于纳谏虚怀若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