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唐朝前期推行府兵制,府兵平时从事农耕,自给自足,有战事时朝廷临时任命将领率府兵出征作战。战事结束,府兵返回折冲府,将领则回归朝廷。该制度的推行有利于(     
A.巩固均田制B.提高军队战斗力
C.避免武人拥兵自重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 .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以下史实发生在他统治时期的有(     
①知人善任,实行轻徭薄赋       ②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③开创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   ④高僧玄奘远赴天竺求得佛教经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在此,欧阳修所称赞的是(       
A.文景之治B.元嘉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4 . 学者陈寅恪说:“武曌则以关陇集团外之山东寒族,一旦攫取政权,久居洛阳,转移全国重心于山东,重进士科之选举,拔取人才,遂破坏南北朝之贵族阶级,运输东南之财富,以充实国防之力量诸端,皆吾国社会经济史上重大之措施,而开启后数百年以至千年后之世局者也。”后世评价武则天时,常以男宠之事对其非议,陈寅恪说:“读史须知武曌乃皇帝或女主,而非太后。则皇帝应具备之礼仪,武曌亦当备有之。区区易之、昌宗、怀义等男宠,较之唐代之皇帝后宫人数犹为寡少也。……武后掌握政权,固不少重大过失,然在历史上实有进步之意义,盖北朝之局势,由此而一变也。”该学者重在强调
A.武则天蓄养男宠是皇帝“应具备之礼仪”
B.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古代人物的得失
C.历史人物应结合当时环境和历史条件评价
D.人物评价应看其主流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638-659年刊正姓氏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刊正姓氏的目的是
主持者成果概况
唐太宗新修成《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成次之,山东氏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
武则天新修成《娃氏录》把她娘家文水武氏提升到全国第一等级。

A.用作科举选官的依据B.树立和抬高皇权的地位
C.延续门第的划分标准D.彻底打破正统门阀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贞观三年,唐太宗设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前代和本朝史。自此,国史“皆官撰而成于多人之手也”。梁启超对此评价说“官撰、合撰之史,其最大流弊,则在著者无责任心。这说明了
A.官修史书缺乏可信度
B.史学家缺乏求真的精神
C.史书私修优于官撰
D.官修史书的政治选择性
7 .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统治期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长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表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如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统治期间经济发展B.贞观年间社会安定
C.唐太宗时期国家统一,民族团结D.对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