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咸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

——摘编自左颖《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唐太宗还举汉武帝的例子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敞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尽管这是唐太宗的自我欣赏,但它所反映的事实大体不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的目的以及为此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说明唐太宗民族政策中“抚之”“讨之”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资治通鉴》中记载:贞观四年“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结合所学,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因认为“天可汗”称号降低了大唐天子的身份,唐太宗没有接受这一称号
②由于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因而得到周边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
③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设置都护府等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这可用于研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看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初,(唐太宗)尝谓公卿曰:‘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王。’”为此,唐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整顿吏治,惩处贪污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劝课农桑,宽刑省赋
4 . 《旧唐书》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这说明唐朝
A.全国各地的商业往来频繁
B.海上丝绸之路往来频繁
C.商业性城镇已经大量出现
D.政府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