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开明的民族政策B.广开言路
C.轻赋省刑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2022-11-03更新 | 241次组卷 | 5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代的魔术被称为“幻术”,是当时大众喜闻乐见的“胡俗”文化,在《旧唐书音乐志》中有“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的记载。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交流B.唐代娱乐文化较为发达
C.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D.中国世界影响力提高
3 . 唐朝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主要措施是(  )
①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②打败少数民族的进攻
③与少数民族结盟            ④设置行政机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如表所示可用于说明
1南诏(唐代西南地区白族先民所建立的政权)《王仁求碑》的碑刻文字运用了武则天颁布的字体和当时民间流行的通俗字体
2《南诏德化碑的碑文全用唐代文字,承袭了唐代散文的风格,其中引用了不少汉族典故
3南诏组织乐团进献唐朝的(南诏奉圣乐),包含了唐乐的精华和中原盛行的摆字舞

A.唐朝政府的开明政策B.南诏艺术创作高度繁荣
C.两地文化的高度融合D.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扩大
2021-11-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族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贯重视处理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材料三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四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及作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
(4)如何认识材料四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中宗诏:“朕之少女,岂不钟念?但为人父母,志恤黎元,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降(下嫁)彼吐蕃赞普,即以今月进发,朕亲自送于郊外。”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内容相符的是
A.文成公主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B.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吐蕃的管辖
C.唐朝重视加强与吐蕃的关系D.迫于压力,唐朝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太宗登基不久,突厥的颉利可汗率兵打到长安城外,迫使唐太宗与颉利订立便桥之盟。贞观三年起,太宗派李靖等人率大军全面反击东突厥,大获全胜。后来,又击败吐谷浑,征服高昌,打退薛延陀,在龟兹设置安西都护府,控制了西域,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进入了全盛时期。但是,太宗对边疆少数民族并不是一味征伐,而是注重和平交往。对少数民族首领频频推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嫁于吐蕃的松赞干布,就是突出一例。唐太宗晚年总结自己的民族政策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从太宗开始,在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了羁縻府州。所谓羁縻府州,就是设立归中央管辖的府州,但这些府州沿用当地民族的原有统治方式和生活习俗,不列入“编户齐民”,不承担赋役,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这些政策,使他赢得了各民族的共同拥戴,享有“天可汗”的赞誉。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并简评其民族政策。
2021-1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观察两图,与《昭君出塞》相比,《步辇图》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B.采取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巨大的向心力
D.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2021-11-0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之间基本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B.汉藏两族最终实现了民族交融
C.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同盟D.唐蕃之间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