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选官春秋

官员,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家政权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中国古代,为封建王朝选拔合格的官员一直是中央政府统治的重要一环,选拔官员的方式与标准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在不断进步与变化。



(1)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请将箭头下方数字所代表的时代与下列选官制度相对应。(填写字母)
A.察举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世官制 E.军功爵制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材料一(刘毅弹劾九品中正制上建)会文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葬在手,接人主之成福,夺天朝之权威……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刘毅传》


(2)依据材料一,刘毅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的理由有哪些?哪一项理由最有可能打动皇帝?

材料二《升官图》


   
(3)通过《升官图》,可以研究中国古代的哪一官制?从《升官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升官图》属于哪一类史料?在使用这一类史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4)有一种说法称这一游戏最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如认同,请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证明:如不认同,请说明理由,并依据历史知识推测其最早可能出现的时代。
(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具有哪些特征?(  )(多选)
A.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逐渐发展为品行、道德。
B.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C.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D.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3-01-26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三字歌》,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图示填写完整。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下是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该表格反映了(     
唐德宗(公元779-805年)唐宪宗(公元805-820年)唐文宗(公元826-840年)唐宣宗(公元846-859年)
门荫入仕者10人4人3人1人
进士入仕者13人17人19人20人
A.科举制度影响社会阶层变动B.宰相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C.分散相权适应专制统治需要D.官吏选拔渐趋公平透明
4 . 选官春秋

官员,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家政权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中国古代,为封建王朝选拔合格的官员一直是中央政府统治的重要一环,选拔官员的方式与标准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在不断进步与变化。


(1)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请将与下列选官制度与时代相对应(填字母)。

A.察举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世官制E.军功爵制
针对选官制度的史料历来相当丰富,以下是两段相关史料,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考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其长策,嫌得英雄尽白头!”

——【五代】《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材料二: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

——【元】《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涉及什么选官制度?两位论者对该制度态度有何不同?请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论者为何会持这样的态度?

图片说明:

左图是老北京的一款游戏“升官图”的部分截图,玩法类似于“大富翁”。图上有各种官位名称,玩家从白丁(平民)开始,通过掷骰子随机决定升降,最终可上升到三公之位。当走到有些官位时玩家可以快速升官,而有些官位则升迁不易,甚至可能降职。

(3)升官图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否拥有史料价值?通过升官图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在使用升官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4)有一种说法称这种游戏形式在汉代就出现了,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如认同,请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证明,如不认同,则依据历史知识推测其大致可能出现的时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宰相之女大多嫁入王室。北宋宰相的女婿,则不乏有出身商家的状元、也有刚出科场入仕的八品小官。择婿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阀制度的消亡
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重文轻武的影响
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6 . 历史的变迁

学者们往往对历史发展中出现重要变迁做出强调,如教材所引用的清朝学者赵翼用汉初臣子的出身与以往历史的差异得出了——“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的观点,以下是三位学者所提出的中国历史重要变化的观点,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加以简释。


(1)周之建立,天子由诸侯之君转为诸侯之长(王国维)
(2)秦开启中国上的第一次社会大转型(唐德刚)
(3)隋唐时代结束南北朝相承旧局面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陈寅恪)
2019-09-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唐诗人刘禹锡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造成这一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血统不保
B.南北统一,武人当道
C.科举推行,名门败落
D.三省六部,权相难现
8 . 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和战时局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经济重心的迁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