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3)综得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1-10-27更新 | 316次组卷 | 4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唐太宗时期开始,中书、门下省往往联合办公,官署即称为“政事堂”。后来,唐朝皇帝常常在上朝之后,召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讨论国政。这些情况表明
A.唐朝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B.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
C.君主的权力受到极大制约D.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有何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二,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B.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
C.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D.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
2020-06-02更新 | 376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康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康,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制度的创立绝不是偶然的。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垄断主要仕途,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其统治特权的工具。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更为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各级官僚机构更加健全,封建官僚队伍迅速扩大。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迫切需要废除九品中正制,代之以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以便通过较为公平的竞争,进入仕途,跻身统治者行列。科举制度在隋朝萌发,宋代科举在隋唐朝制度的基础上,有了不少变化。

材料四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科举制度“有了不少变化”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
2023-11-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五河致远实验学校与固镇汉兴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初推行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朝中期以后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B.小农经济逐渐走向了瓦解
C.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D.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唐初建制规定中书省下属官员中书舍人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拟定工作。唐高宗时,皇帝开始委任文学之士替他撰写诏书并侍奉左右,分担了中书舍人的职务,唐中宗时更有上官婉儿以女儿之身长年“独当书诏之任”。这一变化说明唐朝(     
A.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B.女性政治地位上升
C.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D.君主专制有所加强
2023-06-13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含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2% .5%46.1%
A.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B.国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
2020-11-19更新 | 30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万历二年,造御屏一座,中三扇绘天下疆域,左右六扇分列文武官职名,将两京及内外文武职官,府部以下知府以上各姓名、籍贯及出身资格均列于上,名为浮帖,以使更换。其屏设于文华殿后神宗讲读进学之所,以便朝夕省览。”“俘帖”的设立
A.杜绝了用人决策出现失误B.体现了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C.加强了君主的人事任免权D.表明了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