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在对隋朝90位科举及第者的家庭出身情况统计分类中,高级官吏家庭占44%,一般官吏家庭占据26%,寒素家庭占据25%。据此可知隋代的科举制(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C.消除了士族政治的影响D.实现了儒学的复兴
2023-11-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根据史料统计,唐代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姓氏的士族中共出现了102名宰相。这说明唐代(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B.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C.科举制固化了阶层D.士族政治仍有影响力
3 . 如表反映的是曹魏至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学子所占的比例,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机构的调整B.选官制度的变革
C.监察制度的完善D.儒家思想的发展
4 .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士占18%。这说明(     
A.隋唐时期的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B.隋唐时期的科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时期的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时期,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2022-11-26更新 | 903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材料二   《汉书》卷七十“(汉武帝时)中朝左辛庆忌、右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了丞相,后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二中前后两史实反应的主要历史现象的异同。

材料三   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数据来源: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寒门子弟入仕群体比例变化的趋势和变化的原因,并分析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2018-12-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情况
名称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
比例71%16%13%

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A.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B.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统计,西汉一代共任用宰相五十六人,其中布农出身者有三十三人,占59%,功臣世家富豪出身者十五人,占26.7%;外戚出身的七人,占12.5%;宗族出身的一人,占1.8%。这说明
A.汉代打破了世卿世禄制B.选官用人关系到朝代兴亡
C.察举制推动了社会进步D.布衣出身更适合国家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子弟富豪平民贫民
69.6%6%15.7%8.7%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皇位世袭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