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秦代在废除世卿世禄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军功入仕,郡县长官主要由中央任免。汉承秦制,建立起了一套符合儒学规范的完整系统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了察举、征辟、考试等选举形式。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C.选官标准更加公平D.治国思想发生变化
2024-03-17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2023-10-10更新 | 48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宋代欧阳修在文章中记载当朝儒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慨叹人生仕途大起大落。这一现象产生的制度根源是(  )
A.军功授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 . 唐诗“一声天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注:翠微为唐代宫殿名)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描写的是(     
A.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的场景B.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
C.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D.国际都会长安的繁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高宗时,凭门荫官至宰相的薛元超说:“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张翅“童年以门荫补斋郎,立志不就”,后以国子明经上第,官至刺史。这表明当时(     
A.贵族世袭特权彻底被废除B.科举入仕受到社会的重视
C.门阀制已经被科举制替代D.科举制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6 . 及至唐朝,开科取士成为常设科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据此可知唐朝实行(     
A.察举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
2023-04-12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史》记载,许唐“尝拥高费(资产雄厚)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经商)”,后其子中举,许唐说“成吾志矣”。这反映了宋朝(     
A.科举制度影响较大B.商品经济趋向没落C.八股取士钳制思想D.弃儒就贾渐成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唐朝时,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这说明唐朝(     
A.士族地位提高B.社会阶层固化
C.重视人才选拔D.六部分工明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西安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主持所建,“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以下制度和此相关的是(     
A.三省六部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初年,规定进士科考试实行“时务策”五条。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朝政府规定明经科考试加试时务策,要求考官就当前国家的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以书面的形式作答。这些做法(     
A.有利于选拔实用性人才B.体现出官学体制的弊端
C.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D.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