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散骑常侍,古之官名。秦、汉皆有散骑,为皇帝侍从,无常职。唐太宗把散骑常侍改为职事官,掌 “待奉规讽”。之后唐高宗又增置二员,左散骑常侍隶属门下省,右散骑常侍隶属中书省,“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散骑常侍的设置反映了(     
A.中枢权力机构职权的扩大B.政府决策机制逐步专业化
C.官员间党同伐异现象严重典D.唐政府重视决策的科学性
2 . 唐朝初期,政府预在关中一带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按着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在中央的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023-02-08更新 | 8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1年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卷
3 . 武则天称制及称帝二十一年,前后任宰相者达75人;唐中宗时,曾有19人同时为相。唐朝群相制的实施(     
A.导致了冗官问题B.强化了君主权力C.提高了行政效率D.完善了监督机制
4 . 唐代经皇帝批准的宰相政事堂会议形成要点即“词头”,“词头”交中书省的低级官员舍人起草。若“词头”有误,舍人可以将其封还,并附状说明理由,“奏而改正之”。这主要说明(  )
A.中书省侵夺了门下省之权B.政令的草拟有固定的程序
C.三省内部决策彰显民主性D.舍人理政对皇权形成制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初规定:“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这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A.三省分权B.皇帝专制C.宰相专权D.权力制约
6 .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据此,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7 .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隋唐三省六部制度
C.宋朝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2019-10-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2019-01-30更新 | 4097次组卷 | 12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2019-01-30更新 | 2542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2019-01-30更新 | 2973次组卷 | 15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