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河朔三镇也实施了两税法的征税原则,保留了留州、留使、上供的税收分割原则。建中三年,既诛李惟忠,下诏易、定、深、赵、常、冀节度,观察管内百姓,除本道所用外者免除赋税徭役。据此可知,两税法的推行(     
A.大大减轻了百姓的税额负担B.利于延续唐王朝的封建统治
C.促使征税标准发生根本转变D.以抑制藩镇割据为首要目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台湾学者毛汉光在其博士论文《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中,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所载唐代830名进士,按其社会出身作了统计,得出的结果是:士族子弟约占70.96%,没落士族和低级官员子弟约占13.13%,寒素子弟约占15.9%。据此可知,唐代(       
A.选官虽体现一定公平性但仍受制约B.选官呈现多元化特点
C.平民取得了与贵族相同入仕的机会D.文官选拔具有怀柔性
2024-04-19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小明关于“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整理的笔记,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A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B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卷子
C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提出发展农业、商业的思想
D李春隋朝工匠,主持建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
A.AB.BC.CD.D
2024-01-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试论九品中正制创立之由及其蜕变》中说“在九品中正制创立初期,中正评定人物时还能注意清议,做到德才并举,秉公办理……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不断深入,门阀世族地主阶层为了自身的地位和利益,逐渐封闭选官制度,操纵中正的评议和任免。”据材料可知(       
A.官吏选拔的弊端得到解决B.选官标准从重视德才为主到重视家世为主
C.官吏选拔的范围不断扩大D.选官标准由考试选拔为主到家世门第为主
2024-01-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由此推知,两税法(     
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改变了人丁为主的税收标准
C.杜绝了官员对百姓的肆意盘剥D.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势头
2024-01-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唐承隋制,以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唐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壅滞,常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翰林学士被称为“内相”。这一变化说明,唐朝(     
A.三省体制遭到彻底破坏B.君主集权趋势日趋明显
C.中央行政效率不断提升D.设中朝以架空宰相权力
2024-01-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钱穆指出:“进入隋朝,古代之贵族封建,以及魏、晋以来之门第特权,至此皆已消失。全社会走上一平等线,而隶属于一政权之下。”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A.三省六部制的确立B.科举制的推行
C.官僚政治的确立D.封建制的瓦解
2024-01-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780年,杨炎实行两税法改革。两税法把租庸调中的“庸”和“调”都改为以货币缴纳。“庸”原来是以绢和布代役的,是用实物代替劳役。现在改“庸”为货币缴纳,实际是把劳役税改为货币税了。据此可知,两税法改革(     
A.提高了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B.优化了社会结构及运行机制
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的蔓延
2024·湖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旧唐书食货志》、《通典》等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均田赋税法令,作每丁岁入租庸调若干;开元二十五年令: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然而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时均田制尚未颁行。以上记载均未指明受田丁课役若干。据此可知(     
A.均田制是租庸调制顺利推行的基础B.租庸调制和均田制都以人丁为标准
C.均田制的瓦解导致租庸调制的衰落D.租庸调的负担者不一定是受田之人
2024-01-13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工商子弟毕诚、陈会、顾云,州县小吏湛贲、汪遵等皆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毕诚还曾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这说明(     
A.抑商政策基本瓦解B.科举选官的程序相对完善
C.商人政治地位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