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     
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2024-03-08更新 | 32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2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历四年正月十八日,敕有司:“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亩率二升。”据此推知,该税制(     
A.改变了旧有的赋税征收标准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计亩征银
C.使人民的税收负担大为减轻D.废除丁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史之乱爆发后,出于平叛需要,中央将财政权力下放,使各地节度使和团练使获得“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本路自供”的权力。地方藩镇长官借机拥兵自重,“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中央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非常不稳定。“逆贼未平,师旅淹岁,军用匮竭,常赋莫充”,庞大的军费开支,令唐王朝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在此背景下,两税法将德宗建中以前各地的非法赋敛……予以承认,并以两税名义变为国家正式税收……从制度和法律上,限制地方藩镇非法聚敛。由此,中央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税收来源,同时也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和管理。两税法实行后,“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摘编自许超雄《唐代两税法确立两大税收原则》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推行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代税收制度改革的诸多因素。
2023-12-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某赋税制度在征收赋税时不再以人丁为主要依据,而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征税对象一为户,二为地,户税按财产定等级,地税按亩数定高低。该制度(     
A.强化农民人身控制B.杜绝土地兼并问题
C.确保政府财政收入D.减少政府收税对象
2023-11-3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后期,理财型官员密集出现。度支盐铁转运使刘晏借助商人活动和市场作用,革除国家财政工作的积弊。盐铁使第五琦因“国用未足”而铸钱,创立盐法。及杨炎当政,推行两税法。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延续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B.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C.导致了藩镇割据政局动荡D.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赋役
2023-11-2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唐高祖武德年间户口只有200多万户,即使到太宗贞观年间,户数也不满300万,还不到隋朝强盛时期的三分之一。黄河下游地区更是一片荒凉,“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此种情况导致唐初(     
A.开始设计租调制B.继续实行均田制C.改革推广两税法D.取消一切杂税杂役
2023-11-11更新 | 52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两汉时期经常进行两种户口调查,一种是在每年三月或八月进行一次,另一种是四时都进行。户口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人口(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土地、各种财产等,调查结果要呈报中央。两汉户口调查(     
A.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B.意在考核官员教化的成效
C.为赋役征收提供资料D.为实行赋役合并奠定基础
2023-11-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李绅所作《悯农》诗2首,应是在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悯农》诗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将实物税改成了货币税,实行□后农民的困境。□所代表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均田制
9 . 下表史料最有可能围绕哪一主题进行选取(     
唐文宗大和四年,“西川税科,旧有青苗,如茄子、姜、芋之类,每亩或七八百文”。(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488《邦计部·赋税》
“泸州所管五县……地接巴黔,作业多仰于茗茶,务本不同于秀麦”。(唐)李商隐:《为京兆公乞留泸州刺史洗宗礼状》
“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唐)司马扎:《卖花者》,《全唐诗》卷596
A.贞观之治时人民生活富足B.唐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C.两税法实施活跃农村经济D.唐朝时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一史书记载经济政策时道:“授人以口分、世业田,而取之以租、庸、调之法,其用之也有节。”该史书是(     
A.《史记·货殖列传》B.《汉书·食货志》
C.《魏书·食货志》D.《新唐书·食货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