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科举制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从而在社会阶层间出现等级中的升降、贵贱间的对流,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材料主要阐述了科举制(     
A.动摇了统治根基B.增强了社会的阶层流动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 . 汉武帝之前,几乎全部官位的重职、要职都由世族成员担任,汉武帝开始,“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隋唐科举制以来,“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根据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这种变化可知(       
A.察举制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B.选官制越来越注重公平公正
C.早期选官制有利于君主专制D.科举制成后世唯一的选官制
2024-02-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湖南·期末
3 . 某学生梳理隋唐历史知识时,记录了“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度”“两税法”四项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制度变化与创新D.国家统一与发展
2024-01-22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晋孝武帝时,贾弼之广收百氏谱记,写成了《姓氏簿状》,建立了正式的士族家谱档案;南朝王僧孺以此为基础改定百家谱,著有《十八州谱》等著作。这些现象(       
A.确立了血缘宗法制度B.受到了门阀士族制度影响
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D.践行了儒家以德治国理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唐初,官员的候补主要有三个途径,即科举,杂色入流(封建王朝把官员分成九品,九品以内为流内,九品以外为流外,官员由流外并入流内叫入流)和恩荫。其中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考生来源是国立学校中的学子,这些学子大多数都是贵族之后,普通人较难获得进入学习的机会。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初期的门第观念浓厚B.唐朝政治依旧属于贵族政治
C.九品中正制度在唐朝延续D.科举取士标准呈多样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命郡国每年举荐孝子、廉吏各一人。后又设秀才、贤良方正等特科。这种“乡举里选”成为两汉最重要的入仕和晋升途径,表明当时选官(       
A.注重德才B.区分地域
C.讲求血缘D.看重门第
2024-01-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材料反映了(     
A.世官制的沿革B.察举制的弊端
C.科举制的兴起D.出身门第成为选才唯一标准
2024-01-04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古代中国历朝都重视官员的选拔,下列文献史料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③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④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A.④①②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④②③①
2024-01-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杜牧在写给侄子的《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说:“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这反映出唐朝(   )
A.崇文抑武观念盛行B.中央官制重大变革
C.门阀势力逐渐衰弱D.科举推动尚学风气
2023-12-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北朝以来寒族崛起,入仕从政的愿望十分强烈,然而仅就寒族来讲,他们无力发动选举制度的变革,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必须依恃君主的力量,而要想君主来发动选举制度的变革,其前提是这一变革必须符合君主自身的利益要求,所谓君主的利益,从根本上讲就是重建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材料表明唐代发展科举制的主因是(     
A.世家大族垄断选举不利于皇权专制B.科举制满足了庶族子弟入仕的要求
C.科举制适应了君主专制集权的需求D.科举制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