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
2019-01-30更新 | 1607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B.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圣”和“诗仙”
C.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农业工具的记载最为丰富
D.医学名著《千金方》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021-11-02更新 | 503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朱熹小时候曾学习曹操的书法,当时他的同学刘共父学的是颜真卿的书法。刘共父批评朱熹说“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后来朱熹以此事告诫弟子们要“取法须端”。这个故事说明中国书法(     
A.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B.有“书以载道”的传统
C.从自发开始走向自觉阶段D.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形成
2022-07-03更新 | 219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19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所列关键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兰亭序》、三长制、灌钢法
参知政事、五大名窑、“交子”
“天可汗”、曲辕犁、雕版印刷
行省制、关汉卿、《授时历》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6 . 唐代楷书步入盛世,其代表人物有
①钟繇            ②欧阳询          ③柳公权                 ④颜真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3-04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是秦朝标准字体。下列相关评述恰当的是

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
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8 . 中国书法史上“甲骨文—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的书体演变脉络,到①已基本结束,此后以书法流派和风格发展为主干。①处应填写的时期是
A.西汉初年B.汉末魏晋C.唐末五代D.北宋时期
9 . 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如果你想临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应该选择下列哪一字帖
A.图1B.图2C.图3D.图4
2021-02-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文化史论纲》中写道“……苏轼《东坡题跋·书吴道子画后》赞曰:‘诗至于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中唐以降,文艺又有较大变化,所谓‘元和以后,诗道浸晚’(胡应麟《诗薮》),宋代承其变而对理趣的追求,也标示了艺术与时俱进的审美特征。” 作者旨在说明
A.唐朝文化高度繁荣B.中唐以后文艺衰落
C.理学影响文艺发展D.文艺是时代的产物
2020-07-0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