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以文书御天下,“堂札子”(宰相处理政事的文书)在宋代文书中较为常见,它由唐代的“堂帖”发展而来,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相权分散的趋势
C.中枢机构的异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宋代,“事无巨细,非经两府不得施行”,皇帝的命令要与“两府”讨论后才能施行。“凡事与大臣佥议”,“方为诏敕”。这种做法
A.反映宋朝具有一定的权力制衡倾向B.表明中央决策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C.表明“两府”权力已凌驾于皇权之上D.反映出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大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非常生气,责怪大臣,却被该大臣反驳,太祖生气的用斧柄敲掉其两颗牙齿,该大臣说∶"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太祖赐金帛慰劳之。此事反映了
A.君主专制呈加强的趋势B.君主与大臣存在尖锐矛盾
C.重史传统影响君主行为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以前,御史台和谏院各司其职,御史台主要负责纠举官邪,是监督官吏的机构;谏院的主要职责是侍从规谏,为讽谏君主的机构。宋建立以后,虽仍置御史台和谏院,但谏官已有权监督大臣,特别是宰相,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宋代“台谏合一”
A.适应了传统政治的发展趋势B.说明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C.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矛盾激化D.表明宰相位尊传统开始改变
2020-11-15更新 | 80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金太阳百所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6 . 自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趋势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太祖时期,沿用唐后期形成的中书门下制,形成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三司制度;神宗时期,废除中书门下体制,赋予中书、门下、尚书各自权责,三省长官实行兼职制度,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二人均是宰相。这一变化
A.加剧了冗官局面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增强了三省制衡机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宋太祖在反思了前朝的教训后,做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规定,并将其上升为国策。宋代士大夫们表现出比以往更多的历史责任感,敢于通过多种手段限制皇权。宋真宗曾遣使持手诏来见宰相李沆,欲封刘氏为贵妃。李沆让使者传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此事遂罢。元丰年间,吕公著上书宋神宗告诫道:“人君一言一动,史官必书。若身有失德,载之史册,将为万代讥!”士大夫们还严格控制太子或年幼皇帝的学习方向和接触范围。此外,在士大夫的解释与强调下,风雨雷电等自然变化常常迫使皇帝避正殿,减常膳,大赦天下。……宋代士大夫政治中毫无疑问地贯彻着忠君思想,要求皇帝尊重并更多的听从士大夫,从而保持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

——摘编自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二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王仍然是英国政治生活的第一位参与者。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王权的限制。1714年,乔治一世上台后,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行政权力慢慢地由国王转到内阁手中。光荣革命后,国王曾通过册封贵族和上院中的支持者以控制上院的立法活动。后来,随着一系列的议会改革和选举改革,立法权逐渐转移到了资产阶级控制的平民院手中。这样,国王逐渐从一个有较大权力的君主,变成了虚位元首,统而不治。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士大夫限制皇权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限制皇权与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在手段及结果方面的不同之处。
2021-03-29更新 | 1212次组卷 | 27卷引用: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朝时出现了《百家姓》。之后《百家姓》的开头随王朝的变化而变化。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皇帝权威的独尊
C.等级制度的森严D.文化专制的扩展
10 . 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
A.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B.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C.市民阶层的世俗化文化倾向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
2021-05-17更新 | 866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