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削弱主要将领和丞相的权力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2021-10-09更新 | 86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年本溪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岳飞在对金战斗中战绩卓著,但却被宋高宗和秦桧认为是心腹之患。造成岳飞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鸟尽弓藏的卑劣心态B.飞扬跋扈的骄傲姿态
C.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D.投降卖国的屈辱路线
3 .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2-02更新 | 1283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海淀区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题2
4 . 政治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曾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

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

——《清史稿》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漫画《通途》

——岳麓版《历史》必修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周秦两代所创制的“大变局”。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出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地方官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代中国和雅典在军国大事决策方式、结果方面的差异;并据漫画《通途》的禁行标志,用史实说明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7 . 《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反映的现象说
A.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自重以抗中央
B.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C.北宋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D.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
8 . 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朋党之争
D.农民起义
2016-12-12更新 | 94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强干弱枝”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
10 .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2016-11-18更新 | 368次组卷 | 26卷引用:高中历史新课标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